曾经的“早教第一股”
*ST美吉(下称“美吉姆”)
已基本锁定退市
ST美吉
6月4日,*ST美吉(002621.SZ)开盘再次一字跌停,股价只剩0.49元,总市值还有4.03亿元。截至收盘,美吉姆股价已连续22个交易日跌停,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便未来几个交易日全部涨停,美吉姆也将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触发终止上市情形。
6月5日上午一开盘,美吉姆继续下跌,股价跌至0.47元,总市值还有3.86亿元。
全国大量闭店
厦门、福州曾有家长维权
记者了解到,美吉姆早教收费不菲,曾有福州家长报名,60节早教课程需要11999元。前两年,因为闭店,曾引发福州家长维权。
5日,记者发现,目前网络能搜到的福州3家门店,都处于闭店歇业状态。其中仓山万达店的电话,也处于停用状态。
小编在网络一搜发现,能查询到厦门的一家门店,不过也处于暂停营业中。
作为“早教第一股”,美吉姆曾被不少家长视作早教行业的标杆。
幼儿早教品牌美吉姆1983年诞生于美国,2008年,刘俊君、霍晓馨、刘祎等五人组成的创始团队取得美吉姆品牌在中国的授权。从2009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美吉姆凭借“西式早教”“双语教学”等标签,抢占“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市场,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进军各大城市商圈和高档小区附近地段,高峰时在全国门店一度达562家。
曾经的美吉姆仓山万达店。
自去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等多地纷纷曝出美吉姆大量闭店、跑路,老师无处讨薪,家长退费无门的新闻。据央视财经报道,仅去年上半年其就关店超70家。据中国新闻周刊,有些地方仅一家“爆雷”分店涉及的会员家长就达数百人,每人涉及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两三万元。
去年巨亏9.5亿元
已资不抵债
审计报告则显示,2023年,美吉姆加盟中心经营困难,当年关闭203家;2024年前4个月,再次净减少64家,历史期加盟费和权益金回款周期逐年延长。
在“闭店潮”下,大量家长退费困难,老师及工作人员面临讨薪无果,美吉姆被质疑“跑路”,备受争议。大量闭店不光让美吉姆信誉受损,其经营状况也岌岌可危。年报显示,美吉姆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为负9.5亿元,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已经资不抵债。
业内人士分析
美吉姆公司目前困境的原因
主要包括
加盟混乱、直营与加盟店比例失衡、
高层动荡以及管理混乱
自2020年起,美吉姆的高层就动荡不断,3年期间换了4任董事长,管理人员变动更是多达10次。这种频繁的管理层动荡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致命打击。
美吉姆为了快速发展,采用了直营+加盟并行的开店模式。此前,美吉姆一直保持着1∶4的直营、加盟店比例。但在2018年后,这一比例提升到了1∶40左右。这种比例的巨大变化导致了许多问题,包括加盟店蹭“直营店”的噱头进行招生推广,以及不同加盟商各自为政,导致店面之间无法互通课程,甚至产生竞争关系。
就在美吉姆风雨飘摇之际,总经理刘俊君和董事长马红英却相继“火线离职”。
去年12月2日,美吉姆公告解聘刘俊君的总经理职务。刘俊君此前担任过美吉姆董事长,曾连续多年拿到公司第一高薪,自2019年以来从美吉姆共拿到薪酬超过730万元,平均年薪146万元。
去年12月12日,美吉姆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马红英已于近日因个人原因辞职。而就在11月29日,美吉姆曾突然发布公告称马红英失联,公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均无法与马红英取得联系。
疑似“职业闭店人”介入
近年来,包括美吉姆、金宝贝在内的众多知名机构纷纷出现“跑路”现象,引发妈妈圈“地震”,许多家长奔波维权却未果。不少机构的老师及工作人员也面临讨薪无果的情况。在维权之路上,案件复杂、维权成本过高、公司套路多,再加上背后若隐若现的“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让家长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审计报告显示
美吉姆将旗下多个门店股权
以0元对价全部转让给自然人
在转让前后,这些门店相继闭店
这与近期被多次曝出的
“职业闭店人”模式非常相似
比如,天津美智姆于2023年7月31日与自然人卫继平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上海美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美裕)、上海培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培幼)67%的股权以0元对价全部转让给卫继平。上海美裕和上海培幼分别于2023年8月31日、2023年8月30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2023年9月闭店,停止运营。在对两家公司转让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时,管理层以子公司控制权已转让为由,未能提供审计所需资料。
综合央广网业内人士分析,早教托育机构多为连锁或加盟店,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容易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存在突然闭店、倒闭风潮等问题。
来源:福州晚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