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父母这两个字的含义,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2022-09-21     娱乐话八卦

原标题:《何以为家》:父母这两个字的含义,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我相信很有朋友看过《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后的心情会跟小编一样久久不能忘怀,因为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我认为这部片子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环境下的现实感,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里面。人物之间用现实中的“现实”描述了父母这个两个字的含义。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并不是其中的剧情,喧嚷的街道相比于同期漫威电影看似简陋了许多。反而是片尾的时候赞恩那带着纯真的笑容却让我们记住了。在回过头发现这部电影就像一个老师不断地在给我们提出拷问,我们该如何理解父母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影视作品都讲究“原生”,比如更早一些的电视剧《都挺好》。看完以后我们都会不由得在深思,自己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过父母?我们任何一个人未来都会成为父母,我们有能不能做好父母?如今我们会不会像赞恩一样?

家庭暴力,不负责任,把自己的子女看做生活的筹码,这些元素让这部电影走上了一个高潮。影片中赞恩的父母会不断的打骂子女,这样的场景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我们的自身。记得小的时候自己比较淘气,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最终迎来的多数是父母的打骂。当初多少次都跟赞恩一样疑问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生下来自己?”。不喜欢孩子,打骂孩子,那么父母又为什么要生下孩子呢。

像我这样的例子现实中比比皆是,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伤害才是最大的。孩子后来的叛逆就是因为小时候的悲剧导致的内心扭曲,更会导致无法预计的后果出现。青少年犯罪中的孩子几乎都来自这种没有爱的家庭中,延伸出来的只有悲剧。长大后我曾问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为什么总喜欢打骂孩子?他们很平淡地回答道“自己小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样的回答值得很多人反思,我们以后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呢?小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是错的,就不该把这样的事情在强加给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这样对待自己是因为爷爷奶奶,那么爷爷奶奶的童年相比也是同样的遭遇。这种恶习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就不会有人感觉到不对。那么当我们成了父母的时候,还希望大家可以将之摒弃。从我们做起,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家,本是温暖的港湾,是浪子们心中唯一牵挂的情怀。真实的故事总是会有人关注,希望悲惨的童年永远会成为回忆,未来不会再次发生。父母的含义更像是导师,手里握着的不是教鞭而是无形的笔,以自己为榜样,教会孩子们如何享受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d481beacfa9f00a8ab88f42779dc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