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先行、勇立潮头,苏州中行争当自贸金融服务“领跑者”

2023-06-28     安茜聊生活

原标题:创新先行、勇立潮头,苏州中行争当自贸金融服务“领跑者”

2019年9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简称“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为苏州金融业探索开放创新提供了新契机。三年来,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简称“苏州中行”)立足自贸片区前沿阵地,深度参与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挥金融活水功能,在跨境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探索形成了一批创新经验,跑出自贸金融服务“加速度”。

回应新需求,首创业务彰显引领姿态

2021年2月,苏州中行与新加坡分行合作,落地江苏自贸区首笔1000万元同业融资业务,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双向流通渠道,开启了苏州自贸片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新篇章。同年11月,苏州中行积极联动澳门分行、匈牙利分行,成功落地自贸区首批银行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试点业务,有效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拓宽了跨境资产转让渠道。

自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成立以来,苏州中行在自贸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累计超510亿元,领跑同业;借力海内外一体化优势,成功开立区内首个跨境人民币同业账户、落地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创新服务境外客群,落地首单NRA账户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为境外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融资支持……一系列金融服务创新探索,体现出苏州中行“先锋引领创新赋能”的文化品牌和精神源泉。

围绕金融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要求,苏州中行在开拓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的同时,依托中国银行遍布全球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完善产品体系,全面回应自贸区金融服务新需求。近年来,苏州中行获评“苏州自贸片区一周年制度创新优秀合作伙伴”“苏州自贸片区金融开放创新奖”“2021年度苏州工业园区优秀合作银行”等,全面打响中国银行自贸品牌。

突出特色化,产融结合赋能区域创新

为服务“全球产业链上的苏州”进一步增强产业主导力和综合竞争力,苏州中行探索推出“科技型企业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简称“SIP模式”),并因地制宜深化服务,逐步构建起以“SIP模式”“投贷联动”“多方风险分担”三大模式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片区内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型企业成长,提供商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近年,面对苏州园区“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三区叠加战略机遇,苏州中行下辖工业园区分行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联动,推广多个银政合作创新产品,通过不断深入的职能优势互补,助力片区内科技企业“长得快”“走出去”。例如,与园区海关、经发委合作研发“关助融”企业增信融资项目,搭建了“关政银”合作新机制。

截至目前,“SIP模式”已累计为近15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160亿元授信支持。园区中行还连续多年获评“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金融服务明星银行”,多次获评苏州工业园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奖”,已经成为园区产业发展和科技攻坚的重要金融支撑。

推动一体化,联动发展践行国有大行担当

苏州自贸片区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且处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北向拓展带。苏州自贸片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区位特点和经济优势,让苏州中行不得不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相关业务,以创新金融服务践行国有大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在得知中新智慧园项目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后,苏州中行第一时间启动授信上报,核定并成功落地2亿元跨区域开发贷项目,专项支持“中新智慧园一期工程”建设,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再添金融活力。据悉,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聚焦以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中行提供授信支持的中新智慧园项目是该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开发建设为集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智能传感产业创新综合体,以新技术带动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苏州中行围绕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探索同城化服务、跨区域授信、信息共享等,落地了多项“首创”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为中国银行战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今年,苏州中行还深度参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E企融”信易贷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区域和企业主体的数字鸿沟,构建示范区“信用+金融”生态。(王梦菲李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9ad714bcf1aa52614baf2ccb00c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