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自杀。”
2002年10月30日,男子接到母亲的电话。
当时是下午3点左右。
到家后,他发现家门被反锁,一股石油气味从门缝传出。
他立刻报警。
很快,消防车赶到现场,破门而入。
刚准备关上石油气阀门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瞬间,此小区单元变成“火海”。
强烈气流如猛虎出闸,席卷整栋楼。
图源:广州日报
爆发威力非同小可。
那一层楼的木门被震至内陷。
所有的铁闸都被炸至扯开,或脱离。
图源:b站《晚吹·罪光灯》
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
发生爆炸时,3名消防员正乘电梯上楼。
电梯刚到中途,就被猛烈气流沿电梯槽冲下。
电梯急坠,消防员被撞伤。
案发现场,4名消防员被烈焰烧伤。
其他人也被气流震伤,
或被飞溅的碎片划伤。
由于火势严重,将火警升为三级。
消防处处长表示:“这是入职36年来最严重,最罕见的爆炸案。”
到底有多严重呢?
160多名消防员,用了将近2小时才将火扑灭。
最终,这起惨剧造成3死21伤。
图源:b站《晚吹·罪光灯》
其中一名死者是,报警男子的母亲。
真的是她自杀才导致的惨剧吗?
她为何要自杀?
由于疑点重重,警方一度陷入“困境”。
经过层层审讯,最后在报警男子身上找到“突破口”。
原来,石油气泄露是人为原因所致。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
男子母亲不是自杀,
而是他杀!
男子一家6口人,
父母、妻子和2个孩子,
住在香港黄大仙翠竹花园。
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也还算体面。
2002年,其父亲80岁,母亲70岁。
父亲早前是巴士司机,已退休多年。退休后无所事事。
“危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出现的。
忙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闲下来,但他偏不。
大多数时候,
他要么去赌博,
要么就和妻子吵架。
3天一小吵,5天一大吵。吵到街知巷闻。
甚至有好几次,警方还到场调解。但“战火”仍不停息。
直至案发前一天晚上。
据男子回忆道:
“那晚父母在家吵架,
吵得很激烈。
随后父亲离家外出。”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争吵,没人放心上。
第二天早上,男子父亲回到家后,与母亲再起口角。
不久后,男子便收到“母亲想自杀”的信息。
当他赶回家后,父亲不在场。
直至悲剧发生,仍不见他的踪影。
警方在审问男子后,怀疑其父作案嫌疑很大。
经过一番追查,发现他于案发当天下午已逃往澳门。
图源:广州日报
警方乘胜追击将他抓捕,
尔后,
他把作案过程以及动机,
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才知道,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
案发当天,他回家后与妻子大吵一架。
正吵得面红耳赤时,他双手紧扼妻子颈项,引致窒息。
然后将妻子拖入厨房,割断石油气喉。
他表示:
“我只是想吓唬家里人,
但想不到会搞得这么大件事。”
连石油气喉都割断,还其名曰:吓唬家人?
活了大半辈子,难道不知道石油气是危险物品?
这根本不是吓唬,而是故意谋杀!
夫妻同甘共苦那么多年,终究敌不过一次争吵。
而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那2个无辜的邻居。
2个邻居,一个是75岁婆婆,一个是55岁阿姨。
婆婆的女儿说:
“当时妈妈知道外面有消防员,
正在调查泄露石油气的问题,
她独自一人在客厅看电视,
不敢出去。”
当时,女儿正在房间睡觉。
不料,随着一声巨响,铁闸被炸飞,一下子压到婆婆身上。
幸好女儿是在房间里,才逃过一劫。
另一位55岁阿姨,她刚好是下班回家午休。
她儿子事后回忆说:
“妈妈身上没有被烧伤,
也没有明显的伤痕。
可能是被气流震死的。”
可见,这起悲剧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最终,法律判决:谋杀罪名成立。
他将背负着3条人命,被终生监禁。
图源:b站《晚吹·罪光灯》
判决结果出来后,有人说:
“希望凶手的家人不要抛弃他,
都80岁了太可怜了,
要常去看看他。”
他可怜?
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呢?
谁来为她们伸冤?
然而,这仅是悲剧的开始。
案发后第二年清明节,悲剧重现。
55岁阿姨的丈夫,对妻子的离开始终无法释怀。
最终,
他把自己逼上绝路,
在家中自杀了。
图源:b站《晚吹·罪光灯》
家庭之间的摩擦,本不该祸及他人。可偏偏还是让人家破人亡。
你不想活,凭什么剥夺别人活着的权利?
很多人会好奇,他为什么要对自己妻子下毒手?
追根溯源,主要有2个原因。
1,和妻子、家庭出现分歧。
报道中提到,他和妻子争吵,都是因为鸡毛蒜皮之事。
比如教育孙子。
他看不惯儿子教育孩子的方式,
儿子也看不惯他教育孩子的方式,
两人相互嫌弃。
并且儿子会控制不住呵斥他。
更致命的是,连妻子也不与他为伍。
大多数时候,妻子都是站儿子那方。
再加上,儿子给他的家用又少,大概一个月700元左右。
各种小事,都在给他传达着一个危险“讯号”:
家人要联手欺负他。
原本一次心平气和的沟通就能解决问题,可来不及了。
当“恨意”堆积到某种程度,就会爆发。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已经被“边缘化”。
等待他的结果有2种:
与家庭和解;
毁掉所有。
很遗憾,他选择了后者。
2,自身的“缺陷”。
事后,记者走寻街坊,大家都说他没什么异常,只是比较喜欢自夸。
同时他也是自卑的。
自卑的人往往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安全感。
但在最亲的人那里,他汲取不到安全感。
有时候,儿子骂他,妻子不赞同他。
他就会把事情想得很严重。
家人一句无心的话,在他那里可能会幻想成,这就是针对性的话。
久而久之,他误读了家人的行为。
这是思想上的“扭曲”,也是当代社会老年生活的“众生相”。
据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5%,
且老年抑郁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杀情况。
此案件的凶手80岁,之前没有案底。
相关专家推测,他本身可能患有未经诊断的精神障碍。
可任何理由,都不该成为杀人的借口。
一旦为恶开脱,善良就没有了容身之处。
悲剧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什么。
但悲剧带给每一个人的警示,还在持续着。
有句话说:罪人也许会死去,但罪孽却永远不会绝迹。
这种罪孽,可能不会庞大、剧烈。
它往往琐碎、日常,无法引起警醒。
就好像这个案件中的“家庭矛盾”,
毫不夸张地说,
可能每个家庭都会有矛盾。
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那么,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在家庭中,
遇上被忽略、被误解的时候,
该怎么做呢?
1)沟通。
所有事情都要以沟通为前提,敞开去说,办法总比问题多。
2)理解。
世间最难得的,就是理解。
不管任何一种关系,想要长久,都必须学着相互理解。
就像案件中的父亲,他可以给妻子和儿子多点耐心。
反之,妻子和儿子也要看见他的不易和心结。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再者,回到凶手身上。
每当恶性事件发生,总会有些人为凶手“洗白”。
比如案件里的父亲;
之前昆明劫持案的凶手;
还有贵州公交坠湖案的司机;
……
不管什么原因犯罪,只要深究,都能找到诱因,但理由不是罪行的保护伞。
自己窝囊废,怪上天不公平?这对受害者来说,无比残忍。
如果每一个被边缘化的人,都想着报复社会,那谁来保护无辜的你我?
人的一辈子,值得爱的东西很多。
不要因为一句否定,就垂头丧气,万念俱灰。
你要记住:
“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
作者: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