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
第一首小提琴曲竟来自李四光
一百多年前,作为西方管弦乐器中的一员,小提琴开始了它在中国的音乐之旅。经过几代音乐人的努力,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众多小提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提琴作品。
为了全面梳理20世纪中国小提琴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上海音乐出版社决定出版《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1919—2019)》,并委托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丁芷诺担任主编,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杨宝智担任顾问。
如书所示,第一首中国小提琴曲是地质学家李四光1919年创作的《行路难》,这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由中国人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作曲家们采用民歌素材写下不少作品,如茅沅的《新春乐》、黎国荃根据古曲改编的《渔舟唱晚》。在“民族化”思潮的影响下,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又创作了《山区公路通车了》《沂蒙山之歌》《庆丰收》《二泉映月》等作品,问世于1959年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亦是其中之一。
现年81岁的丁芷诺说,从1919年李四光的《行路难》到如今的小提琴作品,这套图书记载着百年来中国音乐人的艰难历程,浸透着中国作曲家、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们的努力,马思聪等前辈开创了中国人写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先河,并从中国文化、中国音乐里吸取养料,书写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提琴作品。
“以往,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出版往往比较分散,网上的音响不是高了半个音, 就是少了一段,和乐谱对不上,有些优秀作品没能得到保存。《中国小提琴作品百年经典》的出版将记录下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这件西方乐器在中国留下的印记,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中国的色彩。”丁芷诺说。
声明:
部分所载内容来源于各大网络平台,对此观点我们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学习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