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还有可能超过6124创新高吗?
笔者的答案是,当然可以,只是时间问题,比如二三十年之后。但如果,当前市场新股发行不断扩容,垃圾上市公司不能及时退市,大股东随意减持得不到控制,那这个时间会更长,甚至是永远达不到!
A股6124点也就将成为永远无法逾越的珠穆朗玛峰!
笔者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剔除新股扩容的影响,当前的A股指数真的只有3000点左右吗?以下分析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不要太当真!
A股总市值角度
通过从A股总市值的角度,与同期GDP、以及市值占GDP的比重来分析。
可以看到,2001年A股总市值仅为4.35万亿,2007年末总市值是32.72万亿,2015年末总市值是53.13万亿,目前总市值为62.19万亿。无疑A股总市值是处于持续上涨的,自2001年以来总市值翻了13倍多,而同期指数仅从1645.97点上涨到2954.93点,涨幅不过79.52%。
总市值的上涨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自2001年以来我国GDP总量从10万亿左右增长到去年的90万亿量级,翻了8倍。
问题是总市值翻了13倍多,GDP翻了8倍,而指数才涨了不到80%。
另外,也可以看出,2007年A股总市值超过了当年GDP总量,进入泡沫阶段。而2015年年底以及目前,A股总市值已经达到同期GDP的80%以上。这是在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的下跌,以及今年5月以来的下跌之后的结果,如果以但是最高点计算,这两个位置应该也属于泡沫阶段。
也许,这也是今年4月股市突然转头向下的原因吧。
总上市股票数量
笔者把自2001年以来,A股总市值和上市公司数量放在一张图上对比一下,会发现什么?几乎是完全重合的增长趋势。
这个时候笔者想到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把总市值与上市公司数量比一下,就可以得出同期每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而指数本来反应的不就是市场平均价格吗?
大家又会发现什么?上证指数走势与平均市值是趋同的,并且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平均市值,目前都没有突破2007年、2015年的高位,但目前却非常接近于2015年的高位。
对指数调整
于是,笔者基于平均市值对上证指数进行了两种调整,一种是从2007年高位调整,一种是从2001年开始调整,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种调整方式下,现在的指数水平都远远高于上证指数目前的点位。
在第一种调整方式下,首先假定2007年末的指数点位是真实的,然后以2007年的平均市值去比上当年指数点位,算出每个点位对应的市值,然后再以每个点位对应的市值去乘以其他年份的平均市值,调整之后目前的指数点位是4191.63点,接近2015年的4718.10点。
第二种方式与之类似,只是假设2001年的指数点位1645.97点是真实的,调整到目前的点位是7252.49点,与2016年的7226.22点。这反应到上证指数上也是大致相同的,2016年上证指数3203.64点,目前2954.93点。
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在剔除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而指数每一个点代表的市值不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目前指数点位应该是高于上证指数的,大致应该在4000-7000点之间。
但这显然不能正确反应公司平均市值的真实情况,因为2001年、2007年恰好碰上了牛市的高点,平均市值就会偏高一点。但笔者认为,这也是合适的,因为目前的平均市值168.22亿就很接近2015年的189.35亿。
因此,笔者认为,在剔除股票数量不断增加的影响后,指数已经超过或非常接近6124点了。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笔者个人的简单臆想,再次请大家不要太当真,就当一种不同的看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