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2020-10-23   家庭医学

原标题: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明代养生家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气久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中就包含了腹式呼吸的养生要旨。

呼吸方式有两种

  •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称为上肺呼吸,是一种浅呼吸,只能使肺的中部和上部充气,肺的底端却没有完全运动。

  •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也称为横膈膜呼吸,是一种深呼吸,会让位于肺部下方的横膈膜下降,使肺的底部大量充气。

一些研究显示,正确而规律的腹式呼吸,吸能使人体放松,使脉搏、血压稳定,能有效舒解压力,让人精力充沛,健身防病,延年益寿。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腹式呼吸好处多

  • 腹式呼吸的中医学依据

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来供养。脾胃在中焦,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功能正常,则清升浊降,气化正常,使机体保持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

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的最佳状态,也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

  • 加快新陈代谢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们在做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扩大氧气供给,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废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可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

  • 改善消化机制

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良好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预防习惯性便秘

腹肌又是排便的动力肌,腹肌收缩有利于排便,故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 改善慢性肺气肿

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到肺的通气量,故经常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及慢性肺气肿病人的通气功能。有人研究,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300~350毫升;进行3个月的腹式呼吸锻炼,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2~3厘米,坚持做半年后可增加4厘米。可使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大大增加,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老年肺气肿的通换气障碍有康复效果。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欲长寿,多做腹式呼吸

  • 腹式呼吸的优点

腹式呼吸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人类从学走路起,就形成了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极大限制了肺活量,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部肺4/5的中下肺叶的肺泡长期闲置不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减弱,影响机体的抗病力,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偶感风寒易发生肺炎等病症。所以,欲得健康长寿,不妨常做做腹式呼吸。

  •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

思想专一,放松肩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呼比吸长,不可用力。

以舒适姿势站立或坐着、躺着,双肩自然放松,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肚皮鼓出,气吸到最饱满时,再缓慢地用鼻子呼气,肚皮放松,肚脐同时向内缩,使腹部凹下去,每分钟呼吸5~6次。刚开始练习时可将双手放在胸部,腹部隆起时,胸部不要跟着起伏,久了就能掌握诀窍。

锻炼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关键在于吸、呼气时腹部的隆陷幅度要尽各人的能力,切不可操之过急;由浅入深,每次及每日锻炼时间自行酌定,一般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0分钟即可。

(文/王延群)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