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愿搬离的50㎡老破小,惊变三室学区房,儿童房还是软木做的

2019-07-21   装修设计案例

业主故事:小房子也值得

自90年代中叶拆迁搬到这里,我和家人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算来已经二十多年了。或许有人会问,现在条件都越来越好了,为什么不搬到大一点的房子去呢?除了我上班比较方便之外,当然就是为孩子上学考虑了。

说来也有些小庆幸。这里教育资源很丰富,在徐汇乃至上海都是教育资源比较好的地区。为了下一代,就算家里小一点也可以接受。

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他越来越需要独立的学习何生活空间,所以家里的空间改造势在必行。很多人会问:不是很多学校可以住校吗?让孩子住校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实际上,市区的中学宿舍不会很多,一般来说会优先供给住得远的学生。对于我们家来说,学校就在家对面,这么近住校就不是很有必要。

自从我结婚那年家里装修过,之后就一直没有动过了。所以,这次我是下定决心给家里来一个大改造。

户型:三室一厅

面积:50㎡

位置:上海市百色路

设计:赵雷 · ELMejor爵殿设计

造价:30万

改造前的家

我的需求:

改造前,我的家原本户型是两室一厅,我和妻子,家里的老人各睡一间房,在客厅了隔了一小块地方给儿子住。大家也看到了,我家的杂物比较多,各个角落可以说是堆积如山。另外,我的书也比较多,在狭小的空间里要翻找也很难。

所以,我这次改造的诉求主要是两个:一是给我儿子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二是给我的藏书打造充足的收纳空间。

黑色为改造中墙体改动的部分


改造后户型图

餐厨 整个房型是一字型的,也就是上海人老说的“条头糕”户型。一进门就是厨房了,这里的空间小,而且狭长,其实更像是链接两个卧室的过道。怎么办呢?只好不要客厅了。我们规划把餐厅的位置也放在这里,为了不占用过多空间,设计师建议采用折叠餐桌,拉出来可以供6个人吃饭。

不用的时候,折叠餐桌可以放下,收到墙边,就好像不存在。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一个小的装饰架来用。上面搁上一瓶花,感觉小小的家里都变得精致起来了。

家里的厨房原来是一字型的,使用的是有多少有一点点不方便,你想呀!做菜的各个环节都在一条直线上进行,很容易相互干扰。这次赵设计师特别做了一点点L型厨房的样子出来。

厨房虽然不大,但酝酿出一家四口的饭菜已经绰绰有余。L型有主要的操作面,也有辅助操作面,相对来说动线是比较舒服的。开始我也担心会不会空间不够,但设计师说,只要面宽做到400-450mm,够放一个微波炉,再多意义也不大,这样操作起来也是没问题的。

儿童房 原来孩子是睡在客厅里的,隐私性就别提了,家里一有动静,孩子也没办法静下心好好学习。现在他已经升入中学学习了,急需一个安静独立的居住环境,否则会很影响学习。

开始我是想做一个榻榻米,但是空间太小,孩子睡觉贴着墙壁也会感觉太冷,上海也有黄梅天,肯定会潮湿得不得了。赵设计师就给了我一个解决方案:用软木。我也不太懂什么是软木,设计师说软木有点类似于我们储藏葡萄酒的软木塞,有较好的防潮性和吸音性。楼道灯光照射进来,也不会感觉太暗。

软木板上墙施工也不复杂,这个房间基本一天就搞定了。孩子以后可以在墙上挂一些自己的画作、奖状、装饰品。对于他来说,可能也比较好玩。

南边,是主卧室,也是我和太太的个人空间。这里集合了“卧室”、“书房”、“洗衣房”,还有“衣帽间”的功能,怎么样?完全想不到吧!在这个20㎡不到的小空间里,竟然隐藏了一个衣帽间!不得不说,真正算是空间利用到极致了。

主卧 主卧大概是15㎡,空间不大,但是功能很多。从里到外,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小而不乱。

很多朋友来看过后,都很喜欢我家的整体配色,这主要也是设计师的功劳。他在这次设计中,配色、用光带来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最为用心的了。因为小房型往往牵涉到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何看起来空间大?我们最终采用中性色、冷色较多,除了自然采光外,搭配偏冷一些的照明,尽量避免暖光。

床头墙面上的小壁灯,床边小小的一方梳妆台,圆形的梳妆镜,都显得很精致,而且不会过多占用空间。

从细节处看看卧室的软装,整体温馨简约大气。我们很多旧家具都处理掉了,换了全新的浅木色调家具,搭配浅浅的蓝绿色墙面,卧室看起来很温馨。

我的书是比较多的,也喜欢收集一些历史典籍、连环画之类的,原来书就是散落在家里各处,这次特别提出要有一个收纳书的空间。赵设计师利用原来的阳台的承重柱,做了一排方格柜。开放式书墙收纳空间大,而且有一个高低的落差,看上去也十分美观。

上海有比较长的潮湿季节,所以开放式的书柜设计也让家里变得容易打扫,封闭式的书柜反而容易返潮发霉。平时在家里自己擦擦弄弄也是一种乐趣。

衣帽间 要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再造出一个衣帽间,似乎有些为难设计师了,但是家再小,也抵不过老婆对美的向往。做衣帽间,我们借用了一点点原来卫生间的面积。

考虑到尽量节省空间,衣帽间我们用了折叠门,可以不用考虑床边的通过距离。一推开,就是一个步入式衣帽间。里面还有一面可折叠的穿衣镜,可谓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里面空间实际上并不十分狭小,左右两边做了平行的柜体,一个人单独在里面换衣足够了。

阳台 把阳台包入室内,打造一个可以洗衣、晒衣的空间。设计师原先是想在这里也做吊顶的,说是可以把梁给拉平,但我考虑到我家的层高不够高,如果再做吊顶会让空间很局促,所以最终还是“我行我素”了一下,这也是我和赵设计师唯一有分歧的地方。洗衣区的墙面使用了白色带有鱼骨纹的墙砖,感觉这个砖就是为我家量身定做的。

卫生间 借了 一部分空间给衣帽间,卫生间就变小了,现在只有3平米左右。淋浴房太大也没什么意义,我们借用一个小角落,做了一个钻石型的小淋浴房。另外,白色的方砖上墙,搭配富有动感的几何花纹地砖,让小卫生间也不至于太过单调。

北面功能房 整套房的北面是原来老人的卧室,现在我们又纳入了会客的功能,所以我更愿意称呼它为“功能房”。平时家里客人来得不多,偶有几位老友,在这里聊天喝茶基本是够的。

外面的小隔间,是不是感觉挺私密的?靠门处还放了一张可折叠桌,在这里我也能办公。

再往里面走,就是老人的卧室了,做了榻榻米。主要考虑是可以多一些收纳的地方,打扫起来也比较方便。老人房间布置比较简单,住在北卧室,也比较安静不受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