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强调,退保可能会有损失,因为一旦退保,返还我们的,不是已经交了的保费,而是‘现金价值’。
这个现金价值是啥意思呢?
现金价值就是我们退保时能拿回来的钱,但这个钱不等于你所交的保费,可以理解为:这是你要放弃这份保单时,保险公司应该退还给你的剩余价值。
所以,现金价值=退保费。
01
怎么计算自己退保时能拿回多少钱 :算好现金价值!
计算现金价值有一个公式:
现金价值=已缴保费 - 保险公司管理费 - 佣金 - 风险保费 + 剩余保费所生利息。
这个公式的意思:你所交的保费,扣掉这份保障实际需要的成本,剩下的价值,就是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只对长期险有效,比如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终身寿险,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寿险,长期意外险,年金险等,都是有现金价值的。
短期险是没有现金价值的,比如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
现金价值不需要你自己计算,可以这样操作:
1. 找出你的保险合同。2. 找到保险合同中“现金价值”表格3. 按表格查看:你交了多少年,在对应行找到“现金价值”的数字。
比如下面这张现金价值表(消费型重疾险):
(健康保重疾险现金价值表样本)
在保单前两个年度,现金价值很低,但是也在每年递增。
到第16个年度,也就是买这份保险的第16年,现金价值达到了最高值,这是一个拐点,这时候退保就能拿到最大的收益了。
当然,猫姐也不建议轻易退保,因为如果你这时候年龄大了,那很可能因为身体情况也买不了其他保险,所以猫姐才一直劝大家退保要慎重!
过了这个“第16年”,保单的现金价值开始逐步降低,直到保单的“第31年”,即你买这份保险的第31年,现金价值变为0。
(现金价值图)
02
现金价值的秘密(怎样退保拿到更多钱?)
咱们从上面的‘ 现金价值’表发现几个秘密(主要针对消费型产品):
1. 前几年的现金价值都比较低。
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主要集中在投保前两年,比如宣传广告费用,比如代理人的佣金成本等等,扣完之后剩的就不多了,现金价值才会低。
2. 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退保率,不让你退保,将前期保单现金价值降低,让咱们想退也“望而却步”。
这时候如果想退,要考虑一个问题:有没有过等待期?
等待期退保基本就能够全额退款,但一旦过了等待期,拿回来的只有少量的现金价值,那就不划算了。
PS:想退保要买完新产品,过了等待期,再退保旧产品,才不会出现保障的空档期。
3. 注意两个时间点:
第一个是现金价值大于所交保费的时间点,这时候退保肯定就不会有损失了。
怎么找到这个时间点呢?
这个时间点一般出现在缴费期结束后,第2 — 7年,大家可以算一下。
第二个时间点是现金价值最高的拐点。就像我上面说的投保的“第16年”,现金价值达到最高值,之后会逐年下降。这时候退保能拿到最高收益(退保还是要慎重啊!)。
03
啥时候会用到‘ 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不单单只有退保用到,有这几个用处:
1. 退保
退保,过了等待期,退的就是现金价值。
另外,发生保险合同的免责情况,保险公司解除合同的,也会退现金价值。
2. 特定理赔
有些保险特定保险责任,可能赔的是现金价值。比如下面这个条款,身故保险金就是按照现金价值赔的:
3. 保单贷款
很多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可以提供保单贷款的功能。不过,贷款的额度不能超过现金价值的80%。
4. 减额交清
减额交清呢,就是用现金价值来一次性抵扣你接下来要交的保费,抵扣完之后你不用再交保费了。
保障还是会在,不过保额会相应减少。
5. 自动垫交
有些产品还有可以选择自动垫交功能,当咱们“马大哈”忘记交保费,保险公司先把现金价值拿去垫交保费,直到现金价值用完。
04
关于现金价值,就说这么多。
大家投保的时候,还是要了解清楚,毕竟都是咱们自己的钱。
但也不用过于关注,咱们买就是为了保障,买的时候多了解一点,看清楚一点,能不退保就尽量不退保,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