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爸爸煮的粥,2岁宝宝发烧呕吐不断:食物里隐藏的危险要注意

2019-10-09     兜妈爱叨叨

家长们都知道,小孩子都喜欢用嘴来探索世界,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因此对孩子吃的东西也是小心检查,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让孩子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出现问题。


前不久,东莞市的王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为了训练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从孩子1岁起,就让他自己喝粥。

那天,王先生像往常一样,用红枣等食材煮粥,然后就上班去了,王太太盛了一碗粥,给孩子喝。

可就在当天晚上,孩子就开始发烧,第二天他说自己肚子疼,还有呕吐的情况;于是王先生就给孩子吃了些感冒药,孩子的体温暂时恢复了正常。

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孩子的发烧和呕吐还时有发生,王先生带着他去社区和医院找医生,却始终没有找到原因。


直到第三天,王先生担心孩子身体,又去了大医院拍片子,才发现孩子是肠穿孔,消化道内有异物,并且还有急性的弥漫性腹膜炎。

要是再不做手术,可能就会出现中毒性休克,有生命危险了!

随后,孩子被送进了手术室,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接受了手术,异物也被取出。

到底是什么东西,对孩子造成了如此之大的伤害?

医生取出异物之后,拿给王先生看,他一眼就看出,那是个枣核,两头尖尖的,就像牙签一样,想到这样的东西在孩子的消化道里,真是十分后怕。


王先生说,他以前也听说过给孩子喝红枣煲的汤时,要小心喂食,却没有想到,这种看似遥远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事实上,因为枣核引发的事故,还远不止这一例。

之前,淮安市有个8岁大的男孩,也是在喝粥的时候,不慎将碗里的红枣整颗吞下,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腹痛。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枣核引发了穿孔,其尖锐的一端刺穿了肠壁,露出了5毫米的锋芒。

经过一番手术,医生切除了穿孔部位,才将枣核给取出。


很多人家里都有煮粥放枣的习惯,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最好先把枣核给去掉。

当心这些危险的果类食物


因为年幼的宝宝咀嚼能力差,有的还不会吐果核,因此在吃各种水果、干果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有些东西一定得当心。

1. 带尖锐果核的食物

像枣子这样的食物,含有尖锐的果核,要是被宝宝吞进肚子里,不但难以消化,更可能刺穿粘膜,造成消化道穿孔等问题。

因此,在给孩子吃枣子等食物的时候,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做的,都要提醒他记得吐核,或者提前帮他把果核给去掉。

另外,不管是幼儿还是成人,都可能会遇到这种风险,万一不幸遇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取出异物。


2. 带毒的果核

很多蔷薇科植物(如苹果、杏子、梨子等)的果核里,都包含一种名为氰苷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在胃酸、消化酶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的氰化物,能引起呕吐等症状。

其中苦杏仁的毒性最大,《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就是吞食杏仁而自尽的,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一次性吃10枚苦杏仁,就可能引起中毒。

一两颗果核中的氰苷含量较少,不太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能不吃就不吃,在孩子吃这类果实的时候,家长最好先把果核给去掉。


3. 体积较小的水果

像葡萄、龙眼、樱桃等水果,体积较小,小孩子在咀嚼能力不完善的时候吃,有时候会把整个水果直接吞下去,导致气管被卡住,引起窒息。

因为,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对于4岁之前的孩子,咀嚼能力都不怎么好,家长应该先把这些食物切块,给给孩子吃。

如果不幸遇到孩子气管被卡住的情况,家长一定要知道海克里姆急救法,具体该怎么做,可以查看兜妈之前的文章哦。


在给孩子吃水果时发生的意外,很多都和宝宝的咀嚼能力不完善,不懂得吐果核有关。

因此,锻炼好宝宝的咀嚼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家长除了要注意辅食的营养均衡以外,也要考虑到辅食的硬度,总给宝宝吃流食、各种糊,是无法锻炼咀嚼能力的。

另外,吃饭的时候,家长也可以主动在宝宝面前表演咀嚼和吞咽的动作,吸引宝宝来模仿家长的举动,学习如何咀嚼。吞咽。

吐核对宝宝能力的要求比咀嚼还要高,因此对于3岁之前的宝宝,还是需要家长帮他去核,之后再教他如何吐核。


一枚小小的果核,也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家长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别嫌麻烦,提前去掉果核,减少很多隐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mLwtG0BMH2_cNUgRA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