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獐子岛扇贝从“跑路”到“暴毙”:不妨从竭泽而渔找原因

2019-12-02   科学加

近期,獐子岛扇贝死亡事件再受关注。“扇贝集体暴毙”的根本原因在于拖网的捕捞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严重破坏海底生态平衡。

撰文/张田勘(专栏作者)

编辑/吉菁菁 供图/视觉中国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2014年“扇贝跑了”,2018年“扇贝饿死了”2019年“扇贝集体暴毙”…… 上市公司獐子岛的“扇贝三部曲”如今还在上演。

这个位于我国黄海北部的小岛,五年内三次发生虾夷扇贝存货“异常”事件。特别是今年,继一季度发生了““虾夷扇贝受灾,导致产量及销量大幅下滑”后,11月11日,獐子岛的公告再称,底播扇贝近期出现了大比例死亡,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董事长吴厚刚近日接受采访时更表示,公司已经决定立即停止今年的扇贝播苗。

今年上半年,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利润却亏了2359万。而扇贝屡次成为獐子岛业绩下滑的“背锅王”,遭到股民吐槽无数。从扇贝跑了,到扇贝死了,这个可以拍成连续剧的财经和股市故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日,媒体的调查揭开了其中的一些秘密。

獐子岛上多位扇贝养殖、捕捞经验丰富的獐子岛公司老员工不约而同指出,公司目前采捕深海底播虾夷扇贝的拖网法对海底生态破坏严重,或是酿成近年扇贝频繁“猝死”的原因。

现在的扇贝采捕工具就像猪八戒的大耙子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海底反复拉网,海底几百年沉淀而成的硬泥全部被松开、变软,扇贝一旦陷进去,张嘴滤食的时候,就容易被泥沙呛死。

扇贝的生长周期是3年,即便使用拖网也要3年拉一次网,但是,到后来9年、10年后,因为海底土质已经被弄得松散了,扇贝容易陷到淤泥里出不来。而且这个现象会呈恶性循环,好的扇贝一旦进入拖网破坏的海底区域,张嘴滤食时,死扇贝的碎壳一旦进入,扇贝一咬合,贝柱就会受伤,而且会死亡。

这个情况反映的是,获取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是采用了竭泽而渔的割韭菜方式,杀鸡取卵后,母鸡再也生不出蛋了。问题就出在使用海底拖网上。而海底拖网捕捞海洋资源一直是联合国和很多国家想要禁止的,但一直没有获得国际共识,达不成协议,从而导致拖网捕捞成为现代竭泽而渔的大杀器。

拖网作业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2006年11月,在联合国的有关捕鱼问题的谈判会议上,达成了4点决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在适当的国际法出台之前,各国应该进行包括预防性措施在内的水产资源科学研究,坚决杜绝对海底山、热水洞、超过国家管辖权限的冷水带珊瑚等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严格禁止包括底拖网在内的破坏性渔业活动。

但是,在当在此后的联合国委员会上进行最终审议和表决时,委员们无法就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拖网捕鱼方法达成协议,谈判结果最终只是同意进行几条有限的预防措施。

多年来,拖网捕鱼的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认识到,它造成的是过度捕捞,破坏珊瑚礁和鱼场、减少生物多样性。海洋科学家认为,如果继续用这种捕鱼方法,在50年后可能会没有海洋鱼类剩下。

海底拖网捕鱼法对生态的损害最大,它让海底一定大小的所有生物都无法幸免,而且是不加选择地进行连带杀伤。因为,现代渔业的专业性很强,每次捕鱼都有一两个“目标物种”,但由于拖网捕捞的一网打尽方式,把很多原本不是目标鱼类的物种一同捕捞上来。虽然多数渔民会把自己不需要的渔获扔回海中,但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在分拣的过程中陆续死去。有时候,受到这种连带伤害的其他生物在捕捞所获中会超过总重的80%。

所有常用的捕鱼方法中,毁灭式的捕捞方法——海底拖网捕鱼法对生态的损害最大。尤其底拖网船目前的升级革新,珊瑚、海藻、石头以及任何东西样样都能拖,海底生态多样性被破坏殆尽,形成海下荒漠化。(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是在海底人工养殖的,但是,采用了海底拖网的捕捞方式同样对海底环境进行了毁灭性破坏,破坏了扇贝生存的硬海底家园,被拖网破坏后,海底成了稀松的沼泽,让扇贝深陷其中,在觅食和进食之时,会被泥沙、杂物和其他扇贝的碎壳等呛死、噎死和憋死。

海底拖网捕鱼已经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以及海洋资源的枯竭。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的鱼类资源中,52%被完全开发;20%被适度开发;17%被过度开发;7%被基本耗尽;1%正在从耗尽状态中恢复。这种状况大部分是海底拖网捕鱼和流网捕捞造成的,而且流网捕捞还会造成“幽灵捕捞手”,即大型流网中的刺网(尼龙综丝网)、渔篓和渔栅等丢失或遗失在海洋中,可以在海水中形成一个长达600米至1万米,巨大的、垂直于海底的墙面。可在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深交所对獐子岛集团的经营是否已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出疑问,但獐子岛集团的回复为,“拖网会对增殖区海底环境产生一定的改变,但是经过相应的恢复期,相关指标又可恢复到之前水平”。

然而,参与拖网捕捞的员工称,目前獐子岛的拖网采捕扇贝已经对海洋和海底生态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大型拖网没有500斤也有400斤,下到海底耙的时候,会把海底千百年形成的植被全部破坏。这个钢铁巨网不但会破坏海底表层,而且海底许许多多的生物在大网的拖带下也会丧生,如鸟贝、海葵、海星都会大量死亡。

尽管采用海底拖网会增加现在的产量,但是由于海底适合扇贝生存的环境被毁坏,时间一长扇贝必然死亡。獐子岛一再唱响“扇贝三部曲”,根本原因在于獐子岛捕捞扇贝的拖网方式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严重地破坏了海底生态平衡。因此,獐子岛的扇贝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跑路”,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死于栖息家园的被破坏甚至毁灭。

不知这个原因是否能为相关方面重视和承认,至少也应当联合海洋生态专家联合进行调查。如果能证实,希望这个教训能唤醒决策者改变扇贝的养殖和捕捞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取代现在有人指证的竭泽而渔的方式。否则,股市和股民会同样以跑路的方式抛弃獐子岛,而且已经有多家买方机构表示,早已将獐子岛列入禁投对象。

参考文献

1.獐子岛员工:采捕方法对海底生态破坏 扇贝可能是呛死,澎湃新闻,2019年11月22日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cn/2019-11-22/doc-iihnzahi2519983.shtml

2.联合国未就拖网捕鱼禁令达成协议,BBC中文网,2006年11月26日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180000/newsid_6186400/6186434.stm

3.流言中的獐子岛:岛民都知道扇贝没了 但不知原因,2019年11月23日,中国经营报

https://news.sina.com.cn/c/2019-11-23/doc-iihnzhfz1112261.shtml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