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多关节肿痛将近30年
老风湿病患者
每到天气转冷,手指就会出现“变色”
遇冷后发白发紫
难道是冻着了?
68岁的王阿姨(化名),曾被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但一直没有进行规律诊治。
近日,病情加重的王阿姨慕名到西安市红会医院风湿免疫内分泌科就诊,杨西超主任查看情况后明确告诉她,这是类风湿血管炎的表现。
王阿姨一直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病,近30年长期患病,用药时间久就坚持不住了,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双手、双足跖趾的关节被破坏、畸形,甚至手出现遇冷后变白变紫,手食指远端颜色发黑,自行用碘伏浸泡后指间肿胀、疼痛明显并出现了流脓。
1、什么是类风湿血管炎?
类风湿血管炎是集中在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破坏性炎症,好发于病情严重且病程较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尤其是病程>10年且病情控制不佳、仍在活动期的患者。类风湿血管炎是类风湿关节炎最严重的关节外表现。
2、会出现哪些症状
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多个器官,皮肤是最常见受累的组织,可出现甲襞病变、紫癜、下肢腿部溃疡、指端缺血、网状青斑、类风湿结节等表现;此外可累及外周神经系统、眼睛、心脏、肺部、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等,出现相应症状。
杨西超主任提醒:慢性病的管理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和坚持的事情,管理不善就可能出现病情的恶化,身体痛苦,经济负担也会进一步加重。
3、慢病患者要注意:定期监测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骨和骨质,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甚至残疾,也会引起多脏器损害。早期诊断、早期实现“达标”治疗至关重要。
达标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核心策略,定期监测和随访是实现达标治疗的必要条件。患者应了解自身病情,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在医生针对病情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和管理过程;此外戒烟、体育锻炼、减重和心理支持等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也可提高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改善病情。
病情发生变化时
医生和患者需积极沟通交流,
定期监测、评估病情
可以采取线下+互联网咨询等多种方式交流,
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就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