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院,通过对2523名家长调查问卷总结。发现约有95.1%的家长,因辅导孩子的功课而发愁。仅有17.1%的家长,觉得自己“家庭教师”身份做得很好。
辅导作业让家长既生气又上火,成年人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能够长期有耐心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
这些日子,许多高考生的家长,因600+、700+的成绩高兴着,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家长,是被孩子的分数气哭了。
都说付出就会有回报,河南的一位小学生家长,却切身体验一次什么叫“付出没有回报”
孩子的爸爸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每天辅导孩子学习到深夜,坚持了一年之久。满心期待孩子的成绩能有所提升,没想到孩子数学只考了6分。
之前孩子能考到他越想越生气,而且有些伤心,抱着被子哭了出来。男儿有泪不轻弹,看来他确实是忍不住了。
妻子看到这一幕却憋不住笑,还把丈夫的这一反应录下来,发到网上。
看到镜头,宝爸有些不好意思,抱怨道:“我天天看着他一年了”,随后长叹一口气,起身走开。
可以看出爸爸当时心情很复杂,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跑到卫生间吸烟。妻子跟着拍过去,边笑边问他为什么哭。
宝爸并没有解释什么,无奈地表示让孩子“自生自灭”吧,然后陷入了沉默中,表情非常无奈。
据妈妈说,孩子之前考过几十分的成绩。许多人在吐槽,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爸爸不辅导孩子会考得更好,质疑爸爸的能力。
也有人在安慰宝爸,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完全还来得及。这次分数低,但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宝爸的反应让人看了又想笑又令人心疼,也许只有过来人,才能清楚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感受。
糖妈平时也会经常辅导孩子学习,很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当孩子学不会、考低分,思考孩子能力的同时,也在自我怀疑。
其实家长们不必太焦虑,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做得来的。
前段时间一位“清华爸爸”辅导女儿学习时,也感到很崩溃。可见家长再有实力,辅导作业也是一个难题。
常有家长私信糖妈,明明自己学历不低,而且能做出孩子的题,可辅导孩子就是不见效果。
其实不能怪大人或孩子笨,也不是换个人辅导就能成功的事,主要在于辅导学习的方法。
一位家长表示,她是师范学校毕业,跟着孩子上一段时间网课后,发现小学教育是非常专业的学科。
在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有专门的系。低年级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因此,家长教不好孩子是正常的。
小糖果上小学后,班主任开家长会时特意强调。如果辅导作业的方式不对,就会起反作用。
首先,别把孩子教“懵了”
部分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会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找一些网课或者家教等,或用自己的经验去教孩子。
可能在家长眼中,有更便捷的解题方式,但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一种方法,回家后又学另一种方法,思维反而变得混乱了。
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更好的辅导方式,是和学校保持一致。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才是更适合的。
其次,别代替孩子思考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另一个误区是着急时就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这种方式导致的问题是,孩子越来越不爱自己思考,一遇到问题就找家长帮忙。
正确的方式,是让孩子进行充分的思考。一开始就算是错误的也要让他完整地想一遍,然后思考错在哪里,怎样做更好,再次进行思考。
6~7岁左右正是孩子“开窍”阶段,孩子可以不会,但要善于自主思考,不轻易放弃,因为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
最后,别过早给孩子贴标签
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家长经常脱口而出“你真笨”、“没救了”等,各种批评甚至侮辱孩子的话。
孩子在不断被打击、否定和不信任中,越来越气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精准夸奖孩子每一次进步点,每一次正确的思考方式。并以孩子自身作为比较对象,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学习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糖果妈妈心里话:
辅导孩子写作业更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孩子的休息和睡眠。如果孩子长期学到深夜,睡眠无法保障,就会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反应变慢等连锁反应。
如今很多小学是没有家庭作业的,就是为了保证孩子夜晚的睡眠时间。
家长一方面是引导孩子在会做的情况下,慢慢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不必给孩子额外增添课业负担,保证睡眠会间接提高孩子学习质量和效率。
【今日话题】你平时是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