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

2024-10-23   大东北生活资讯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霜降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此时,夜间气温可至0℃左右,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成白色的疏松冰晶,则为霜。

在霜降节气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昼夜温差也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此时,北方地区的气温已经降到0℃以下,我国东北及华北大部地区都已出现霜冻,“霜降始霜”反映的则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黄河流域这时开始出现初霜;在南方地区,也开始感受到明显的凉意。霜降时,秋已是季节版图上的绝对主角,而冬也在迅速崛起,只有在华南等地,仍是悠悠长夏。

我国幅员辽阔,就全年霜日来说,从北到南阶梯式递减: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即使在夏季也有霜;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而在福州以南以及两广沿海,年平均霜日不到1天,海南等地更是全年不会出现霜。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郑 迪

审核:董文佳

监制:高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