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无人机奔袭800公里,日本油轮遭灌顶打击,美国感到大事不妙

2023-12-30     科罗廖夫

原标题:伊朗无人机奔袭800公里,日本油轮遭灌顶打击,美国感到大事不妙

美国国防部日前表示,一艘从沙特驶向印度的日本油轮,在印度西海岸附近的阿拉伯海遭到伊朗无人机袭击,导致集装箱起火,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首次有船只在远离红海的区域遭到袭击。而这次袭击,也让美国感到大事不妙。

【五角大楼表示,伊朗无人机袭击了一艘从沙特驶向印度的日本油轮】

根据美方的说法,这艘被袭击的油轮悬挂着利比里亚国旗,属于一家日本企业所有,由荷兰实体全权管理,与以色列船运大亨——伊丹·奥弗有很大关联。

据悉,这艘油轮在行驶至距离印度本土200公里的阿拉伯海域时,突然被一架从伊朗本土起飞的无人机袭击,这架无人机在飞行了830公里后,直接俯冲砸向了船体。袭击最终导致集装箱起火,船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相比以前,这次船只遇袭案有所不同,以前发生的袭船事件,大多都发生在红海附近海域,而且出手的人,都是也门胡塞武装。

【胡塞武装不断在红海海域,增加攻击频率和扩大打击范围】

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后,胡塞武装开始行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主要针对的是以色列的军事目标。比如10月19日这天,美方就宣布在也门海岸附近击落了19架无人机,以及多枚反舰导弹。

而随着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不断扩大军事行动,胡塞武装不满足于只打击以色列的军事目标,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跟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身上,对以色列发起了“海战”。

11月19日,胡塞武装把一艘名为“银河领袖”的货船劫持到也门荷台达港,原因是该船只与以色列富豪有关,属于“以色列船只”的范畴。

12月3日,胡塞武装又对3艘行驶在红海南部国际水域的商船发动了4次袭击,这些商船与14个国家有联系,而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不论这些商船属于谁,只要是跟以色列搭上边的,都一律被胡塞武装视为合法的攻击目标。

【11月19日,胡塞武装登上“银河领袖”货船,将其劫持到也门荷台达港】

如果说只是单纯袭击隶属于以色列公司,或者是以色列公民的船只,外界可能还不会有如此大的动静,但现在的胡塞武装,显然已经把袭击目标扩大到所有被他们认为是“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一旦经过自己的调查,或者被怀疑是以色列的船只,那么基本都会遭到袭击。

为了打击胡塞武装的行为,美国曾表示,要拉上包括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在内的国家组建了一个“多国联合舰队”,加强护航力度的同时,对胡塞武装进行打击。

【美国声称要组建多国联合舰队】

不过,虽然说美国撂下了狠话,但胡塞包括他们背后的伊朗,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胡塞仍然保持活跃,而如今伊朗的革命卫队也出手了。从打击范围来看,伊朗的攻击范围显然比胡塞武装更广,直接从自家本土发射无人机,然后在距离830公里开外的阿拉伯海域上击中目标。

眼见巴以要打到明年了,伊朗现在也把话挑明了。不久前,伊朗革命卫队协调指挥官、准将纳克迪对外警告称,除非以色列停止与哈马斯的战争,否则美国及其盟友将会看到新的抵抗力量的出现,以及其他水道的封锁。按照纳克迪的说法,西方国家之前被困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而现在他们又被困在红海,将来他们可能还会被困在地中海。

刚才也提到了,美国组建海上多国联合部队,是奔着教训胡塞武装去的。可现在的情况是,胡塞武装并没有就此罢手,甚至连伊朗这个“幕后玩家”,都选择出手了。那么对于美国来说,要不要组联合舰队跟伊朗干上一架,就成了问题,总不能只打胡塞,不打伊朗吧。

【伊朗革命卫队协调指挥官、准将纳克迪】

有个事情很有意思。在伊朗无人机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位美国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胡塞武装在袭击船只后,美方做出反应,那么海湾国家与胡塞武装之间可能会再次爆发军事冲突,这将对整个中东局势产生不利后果。因此,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他们放弃了直接攻击胡塞武装的尝试。

这样的表态,再结合美国之前提出的“组建联合舰队”一事迟迟没有下文,我们或许可以说,美国在胡塞的问题上,未来不会选择深度介入,大概率只会维持现有的护航力量,所谓“多国联合舰队”,最终可能只是装装样子。

对于现在多线作战的美国来说,在劝说以色列和打击伊朗这两个选项之间,他们恐怕还是会选择前者。毕竟,现在的美国,也不敢贸然与伊朗开战,而伊朗方面也只是希望将袭击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希望借此向美国施压,他们也不想直接卷入冲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f6b34fa15fc42d5fb69fa74be44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