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狂飙》赢麻了!
播完半个月了,剧中的细节依然被观众津津乐道。
每个演技惊诧的演员都迎来了巨大的关注,这其中,最火的,毫无疑问是张颂文。
微博涨粉200多万,关于他的任何小事都能轻易上热搜……
人们爱他,不仅爱他精湛的演技,还爱张颂文本身。
这两天,有人扒出了他8年前纪念母亲的一篇文章《火柴天堂》,不禁感叹:
这一切成就,都不是偶然。
张颂文,活该爆火。
坚韧不拔的梦想家
一朝爆红背后,是张颂文多年的隐忍和坚持。
90年代,25岁的他毅然放弃高薪的导游工作,忠于热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
作为广东人,张颂文乡音重,翘舌音不分,这是演员的大忌。
为了练好普通话,张颂文经常在夜晚躲在操场的角落,嘴里含着小石块念报纸,到凌晨才返回寝室。最终,高分通过普通话考核。
他学习格外努力,功课拔尖。可是,因为外形不够出众,在毕业后的3年内,他被840个剧组拒之门外。
有人骂他“你这个长相,大脑门,像只猿人,怎么能演戏呢!”
面对质疑和嘲讽,张颂文没有怨天尤人,他清楚既然外形不够好,只能更加努力。
从2001年到2016年,是张颂文人生中最灰暗的15年,经常几个月都没有收入。为了节省开支,他搬离市区,到郊区租下一个农家小院。
最拮据的时候,每天的花销只有5元。为了省钱,他特意在傍晚去买便宜菜。
日子清苦,但他坚信无论眼下多难,生活总会变好的。
他静下心来,勤于观察,将生活的见闻揉进对表演哲学的思考里。
偶尔有“小角色”找上他,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他也认真对待。
他的敬业,引起导演娄烨的关注。二人合作了《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张颂文精湛的演技让娄烨忍不住赞叹“太让人惊喜”。
两部电影逐渐让张颂文在演艺圈有了姓名,之后,又贡献更多精彩角色。
《扫黑·决战》中精致利己的“曹志远”;《隐秘的角落中》缺乏责任心的父亲……
张颂文一步一个脚印,在畸形的影视行业,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低调清醒的好演员
作为演员,
走红,很难。
红了之后,保持清醒和低调,更难。
《隐秘的角落》火了之后“张颂文演了20年的戏还是买不起房”的消息,让很多人唏嘘。
这本来是收割同情心的好机会,但他拒绝卖惨。
“被大众认可之前,要经历漫长的煎熬,没什么好讨论的。我虽然没有房产,但我过得很开心,我从来没有看不起自己”。
张颂文身上没有终于熬出头的狂妄自大。
遇上年轻演员,张颂文会细心教给他们表演,温柔鼓励“你很好”。
编剧柏邦妮在微博上说,张颂文让她想起了卡佛:
其他老师会大刀阔斧地告诉学生,‘你不是写作那块料。
可卡佛不会,他说,‘间苗和挑选,那是上帝的工作。我们只浇水,播种。
林志玲、钟汉良等许多明星都曾向他学习表演,业内称呼他为“明星教父”。
张颂文很谦虚“攒了一点点经验,就分享一下呗”。
曾经,他毫不掩饰“希望自己的片酬能高一点”。可是当暴富的机会摆在面前,他又拒绝了。
他赚钱原则有二:
不演烂剧;
不接综艺;
当别的演员忙着在综艺赚快钱,张颂文却拒绝邀约“演员还是保持一点神秘比较好,否则容易影响角色,会让观众难入戏”。
《狂飙》后彻底爆火,他却拒绝了大部分采访,把浮躁关在门外,继续专注演艺事业。
他还是那个住院子里,每天去买便宜菜的张颂文。
沉浮之间,不骄不躁,演员的最高境界,当是如此。
温暖善良的普通人
张颂文爆红之后,很多人试图找出他的黑料。可是,哪怕掘地三尺,发现的竟然也都是他的善良。
作为台前的明星,他记挂那些幕后的人,希望每个人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一次,剧组给张颂文生日,张颂文真诚地对幕后工作者说:希望这部剧能成为你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剧,希望这个作品成为你们能够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一番话,让默默付出的幕后人员心生暖意。
后援会会长“娃娃”患上白血病,张颂文第一时间发动粉丝找到骨髓配型,延长了“娃娃”的生命。
张颂文,总喜欢穿一件发旧的黄色皮夹克。
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他前任经纪人赵玉德生前常穿的衣服,
张颂文演艺生涯最艰苦的那段时光,赵玉德一直鼓励他、支持他的选择,不离不弃,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赵玉德因病去世后,张颂文在北京八宝山,为赵玉德办了一个风光的葬礼。
那段时间,很多经纪公司找他签约,他都婉拒了。
“经纪人刚去世,我就签约别的公司,会觉得很对不起他。最苦的时候,他都和我在一起。”
张颂文一直没忘记这个老朋友。他穿着那件发旧的皮夹克,是怀念,也是陪伴。
时至今日,他每年都去老朋友微博下絮絮叨叨聊天。
尽管,再也收不到回复。
对粉丝,他从不敷衍。
有人说还没看过海,他回复“你比大部分人多了一份憧憬”。
有人被周围人歧视,他温柔安慰“不用理会,你要爱自己”。
《狂飙》热播期间,有人问他最喜欢哪个阶段的“高启强”,他回复说,“等播完了再来回答你。”
粉丝觉得只是客套一下,没想到,播完当天晚上,张颂文写了长文专门回答这个问题。
“看透了人情冷暖却仍旧内心炽热,历经沧桑挫折却依旧保持柔软与温厚。”
这样的张颂文,很难不爱。
他在微博记录生活,随手拍下老街斑驳的店面,分享窗户外的小松鼠,街上看见的传统婚礼,码头悠悠远去的船只……
如今,他依然住在小院。硕果累累的柿子压到房檐,瓜香果气满园飘散,小猫慵懒地在院子里晒太阳。
前几天,张颂文多年前发表的回忆母亲的旧文《火柴天堂》被网友翻出。
了解了他母亲后,我才明白,张颂文敏感和共情的能力,细腻而温柔的性格,浪漫又坚毅的生活,都有来处。
张颂文母亲是镇上有名的医生。
善良,是母亲教给张颂文的第一课。
母亲“骗”患有绝症的老太太多晒太阳病就好了。
老太太每天到村口晒太阳,心情好了很多。半个月后,在安详中去世。
母亲告诉张颂文:晒太阳没有多大帮助,只是让她觉得有一些希望,一个人最怕没有盼头。
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总能用自己的方式给别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母亲安慰断了拇指的男孩“多动你其它四个手指,你的大拇指才能长出来”。
年幼的张颂文问母亲“真的能长回来吗?”
母亲说“如果经常锻炼,等他明白拇指不可能长回来的时候,他手的功能已经恢复好了。人啊,不能总想着没有的,而要想想自己有什么”。
张颂文长大后才明白其中道理: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错过群星。
他记忆里,母亲总是很温柔。
张颂文贪玩走丢了,被找到时已经天黑了,母亲没有责怪他,只是用温热的手牵他回家。
因为穿了一双好看的鞋子被男同学欺负,妈妈告诉他“你挨打是因为你跟他们不一样”。
母亲告诉他,不要一味沉浸在悲伤中,要学会给自己找到出口。
母亲肝癌晚期,医生说只有三个月的命,可她硬是挺了两年半。
张颂文13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
母亲陪伴他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他获得了滋养一生的智慧。
“妈妈对我的期望,并非成为大人物,而是活得明白和开心”。
母亲充满智慧的爱,随光阴流转,成了张颂文生命里的一束光,后来的岁月里,他在人生低谷总能想起那句“一切都会有办法的!”
如今,那个稚嫩孩子早已成为母亲期望的样子。
更多时候,张颂文还是邻居熟悉的“小张”。
收割季节,会主动帮邻居掰包谷;
去菜市场,和摊主聊家常;
去炸鸡店帮老板招呼客人;
他传承了母亲的细腻温柔,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也收获了满满的爱。
李奶奶会专门给他留着新鲜的李子;街坊四邻也会把自家种的大白菜,南瓜悄悄放在他家门口……
我想起郑渊洁的一句话“母亲的含义是影响,并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就像张颂文说的那样——
越长大越觉得,所有的问题,在妈妈的声音和故事里都有答案。
妈妈也不知道究竟哪句话会对我产生影响,她只是倾尽所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提前教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