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造人”,吸睛还是吸金?

2022-08-19     品橙旅游

原标题:文旅“造人”,吸睛还是吸金?

【品橙旅游】过去一年,数字人因元宇宙概念出圈而备受追捧。艾雯雯、杭小艺、青岛小嫚……关于数字人的讨论,络绎不绝。为推动数字人产业发展,北京市出台了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数字人赛道正在享受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加持。

摄图网

政策加持数字人产业发展

“数字人”被誉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新风口,以及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为了促进数字人产业发展,北京市发布了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从构建数字人全链条技术体系、培育标杆应用项目、优化数字人产业生态等方面为支持数字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行动计划》中指出:

摄图网

在产业规模方面,北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1-2家营收超50亿元的头部数字人企业、10家营收超10亿元的重点数字人企业。

在技术方面,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建成10家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在云端渲染、交互驱动、智能计算、数据开放、数字资产流通等领域打造5家以上共性技术平台。

应用层面,在文旅、金融、政府增领域培育20个数字人应用标杆项目。依托北京市名胜古迹、博物馆、大剧院、体育场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持推广数字人特色应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表示,数字人本身不是全新概念,多年前微软亚洲研究院打造了“小冰”,在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方面算得上行业领先,目前已经推出了第九代产品。其强大的人工智能交互引擎赋予了她不同的超能力,包括AI创造音乐、短视频、绘画等很多人类技能。用户通过注册即可拥有一个虚拟世界的自己的“小冰”个性化化身,企业也很容易利用其打造自己的企业IP数字人,商用模式已逐渐显现。

文旅数字人频频“上岗”

在技术和市场的驱动下,诸多数字人火速出圈,继美妆达人“柳夜熙”,虚拟人脱口秀演员 “梅涩甜”,以及超写实数字人“KOL·翎”和AYAYI之后,一大批文旅数字人也开始上岗。

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推出新员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杭州市打造了文旅数字Idol“杭小忆”,青岛城市推荐官数字人“青岛小嫚”上线,以及飞猪“目的地虚拟代言人”首次亮相等。

来源:中国 国家博物馆官网

从数字人应用场景来看,主要分为形象代言人和服务型人员两种类型。量子位《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中显示,“身份型”数字人市场规模预计为1750亿元,“服务型”数字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950亿元。目前来看,大家更倾向于打造“身份型”数字人。

数字人的商业价值取决则于其类型划分和人物设定,通常服务型数字人通过代替人工服务来降低企业服务的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代言人型数字人的价值则在品牌传播和营销上。

以飞猪“目的地虚拟代言人”为例,通过快速搭建虚拟场景、到达理想目的地,可实现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虚拟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实时互动。

飞猪旅行目的地营销负责人程沉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目的地拥有自己的虚拟代言人,虚拟代言人应用的场景和旅行的结合会更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直播间做虚拟主播,通过穿戴设备和游客直接交流互动,或带领游客到某一个目的地景区进行沉浸式探索等。

世优科技累计打造了虚拟IP “阿央”、虚拟歌手小缪Metamuse、“京东狗”、“海尔兄弟”等600+虚拟形象IP。世优(北京)科技市场总监紫郁表示,虚拟数字人的出现,不仅给了企业和品牌一个与年轻消费者沟通交流的契机,还可以让虚拟数字人参与文旅短视频宣传及衍生品的制作,也可作为跨界合作与产业链整合的增值主体,在社交和娱乐之中持续触为用户带来的新鲜体验,有效提高景区吸引力、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

邓宁认为,数字人是一个集合了技术、内容、运营为一体的全新领域,一方面技术成熟度尚难以使其完全取代人进行复杂度很高的工作,更多还是以形象、互动、展示等外在性任务为主;另一方面,数字人IP的树立,有赖于前后期个性人设、技能、内容、事件的运营与打造。“数字人的最终发展方向,一定还是技术和人设的结合,做一个光鲜亮丽的虚拟人很容易,但做一个有血有肉、人设独立、内容优质的数字人却很难。”

邓宁表示,目前文旅行业已经有博物馆、景区等采用数字人进行虚拟空间IP打造,但目前还更多仅限于概念化和展示化阶段,数字人在文旅行业还处于尝试和尝鲜阶段,对其人设打造、内容生产还没有形成定式。

热市场下商业模式的思考

数字人产业正在进入“爆发期”。量子位《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元。

摄图网

热概念、热市场、热产业的背后,更令人关注的无非是数字人的变现能力。目前来看,数字人的两大变现途径:一个是品牌代言、联动、宣传合作上实现盈利;另一个是周边产品售卖等。

似乎打造数字人网红,吸引流量,再通过流量变现,已经逐渐市场认可为一条可行路径。以“2022年虚拟数字人商业价值潜力TOP50”中排名第二的AYAYI数字人为例,“又A又飒”的照片一经亮相,便收获了大量年轻粉丝,也让她斩获了娇兰、保时捷、安慕希,Moody等品牌合作。

其“操盘手”燃麦科技创始人Nicky公开表示,并不希望让AYAYI成为一个代言人,而是强调共创,让数字人真正“共情”。以入职阿里这一商业合作为例,AYAYI的身份是天猫超级品牌日的数字主理人,需要发挥策展的作用,同时发布NFT数字月饼等定制化产品。

按照Nicky的规划,目前所做的事情只是第一步,未来燃麦科技要通过“AYAYI”们聚集更多虚拟内容,同时和C端进行交互。

显然,虚拟偶像的粉丝经济也不容小觑。有数据预测,2021年虚拟偶像带动周边市场规模1074.9亿元。但目前来看,文旅场景中数字人更多在于赋能,本身变现能力还有点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也看到了其中机会。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数字人:数字经济新赛道》报告中统计,2021年数字人相关企业融资共有2843起,融资金额达2540亿元。2022年1月,数字人领域融资量就接近100起,融资金额超4亿元。

凌云光相关负责人对品橙旅游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虚拟世界生态的完善,打造数字人的需求会进一步释放,数字人也将从定制化走向通用化,从B端走向C端,甚至在未来虚拟的数字场景中,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数字人“分身”。

虽然数字人制作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制作一个高水准的数字人成本依旧高昂。人工制作过于依赖于美术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导致数字人制作质量参差不齐。“成本高、产能低也是目前制约数字人生存效率的主要瓶颈。” 凌云光相关负责人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1a5c83c1f54dc360aeb93b18058d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