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
今日上午,《直播PK、打赏与戏曲传播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武汉大学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抖音戏曲直播开播场次超80万,累计直播时长超144万个小时,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场均观看人次超3200人,每次戏曲直播相当于一场中型演出,观众数远超剧场观演人数。
截至2022年2月,抖音平台已有231个剧种开通直播,短视频覆盖剧种门类超300种。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安徽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安徽太和县皖豫征服豫剧团、山西万荣县蒲剧团、河南鄢陵县花乡豫剧,是抖音上最受欢迎的五大县级剧团。
直播在增加戏曲演员收入,稳定戏曲演员队伍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抖音平台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73.6%的戏曲剧种演员获得打赏等直播收入。直播收入最多的剧种是豫剧、秦腔、黄梅戏、越剧和京剧。
据悉,2022年4月,为进一步服务戏曲传播传承,抖音直播启动“DOU有好戏”计划,为多个剧种的展演提供演出平台和流量支持。截至2023年4月,已有2705名专业戏曲演员、163家院团机构加入“DOU有好戏”计划,通过直播间线上演出。
报告提出,戏曲作为舞台艺术,演出、观看、筹备均需付出较高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近年来戏曲观众流失严重,院团市场化收入微薄,导致戏曲剧场经济疲弱。直播的出现,给戏曲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打破传统舞台传播时空限制,吸引青年演员纷纷走进直播间,传承和繁荣戏曲发展,打开戏曲传播新局面。
“直播给戏曲行业想解决但长期没有解决,事关戏曲前途命运的两个大问题,即如何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以及戏曲如何提高票房,提供了思路和启迪。”报告的撰写者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说,“直播PK、打赏助力了戏曲传播,通过吸引海量观众,打造空中舞台,培养大批演员,增加可观收入,激发出了演员从业积极性,促进了戏曲行业培养‘生力军’。”
记者 林楠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