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没有一款电子设备不需要模拟芯片。相较于数字芯片,模拟芯片是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比如模数转换芯片ADC就可以将温度、压力、声音、指纹、生物阻抗或者图像等真实的信号转化为更容易处理的数字信号。在全球缺芯潮持续蔓延的当下,模拟芯片作为当今诸多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已经成为短缺的重点。
不过在我国对集成电路产业持续的支持下,优秀的模拟芯片设计企业不断涌现,并相继登上资本舞台。7月29日,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0 简称:晶华微)成功上市,科创板再度迎来一只模拟芯片设计优质股。公司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在基本被海外企业垄断的工控仪表芯片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并且业务不断渗透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十数年坚持技术创新,突破海外企业垄断迅速崛起
自2005年成立起,晶华微就确定了自主研发高性能、长生命周期的模拟技术和产品的路线。也正是因此,公司一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技术门槛高且长期被国外巨头亚德诺(ADI)、德州仪器(TI)等垄断的工控仪表芯片领域。
2008年,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自主研发的工控HART调制解调器芯片,2013年又推出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工控16位4~20mA电流环DAC芯片。这两款芯片不仅在整体性能指标上达到了国际巨头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还可兼容替代亚德诺(ADI)等国际龙头相关系列芯片产品,成功突破国外企业的垄断,进入到优利德、胜利仪器、华盛昌等业内知名工控终端品牌厂商的供应体系。
以此为基础,晶华微进一步在高精度ADC的数模混合SoC技术方面深耕创新,逐步进入智能健康衡器SoC芯片及智慧健康衡器及红外测温SoC芯片领域,并研发出了多款国内技术领先的芯片产品,其中就包括高性能、高精准度的红外测温SoC芯片。该产品依靠单颗芯片即可完成温度信号测量、模/数转换、数据处理、通讯传输以及LCD/LED显示等功能,且可以将人体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误差缩小至±0.1度。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红外测温枪等防疫物资需求激增,晶华微合作厂商接到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多个省市政府海量的疫情防控专项采购订单,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配合厂商需求,全员加班加点生产,在最短时间内将芯片产能提高了数十倍,以满足疫情防控的生产需要,公司该项产品也因此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为“优秀支援抗疫产品”。
得益于技术创新,晶华微业务多点开花。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医疗健康、工业控制及智能感知等领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红外测温枪、体脂秤、健康秤、血压计、血氧计、数字万用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计等多种产品。
2021年晶华微芯片产品总销量突破1.5亿颗,其中医疗健康SoC芯片产品销售量超过1.3亿颗,实现收入12,006.3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9.29%,已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也表现突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销售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819.49万颗、1,119.72万颗和2,185.49万颗,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1.9089元/颗、2.0874元/颗和2.2955元/颗,呈现出价量齐升的市场行情。
而研发技术不断产业化落地为晶华微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增长。2019年至2021年,晶华微营业收入分别为5,982.96万元、19,740.31万元和17,341.12万元,最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25%。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脚步的加快,广泛的市场需求将为晶华微的成长进一步注入发展势能。
国产替代方兴未艾,模拟芯片厂商迎来发展窗口期
中国目前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市场,并且衍生出了巨大的集成电路器件需求。但在此前很长时间里我国模拟芯片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技术难以自主,关键组件高度依赖进口。自2019年以来,受中美摩擦影响,下游企业积极寻求稳定货源,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产业定位、战略目标、税收等各方面对集成电路行业进行支持与鼓励。本土模拟芯片设计企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国内产能逐年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0年中国模拟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2,503.5亿元,2016-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5.8%。随着新技术和产业政策的双轮驱动,未来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将持续迎来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将增长至3,33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9%。
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模拟芯片国产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发展土壤。根据IDC数据,中国大陆是模拟芯片最大下游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的36%。
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广泛,在消费类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以及物联网、新能源、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制造、5G 通讯等各类新兴电子产品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具体到晶华微所处领域,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者对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活的追求,医疗设备、健康衡器以及智能家居产品近年来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尤为突出,根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以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自2016年2,608.50亿元增至2020年5,144.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1%,预计2021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5,800.50亿元。
此外,仪器仪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一直是我国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重点投入的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仪器仪表产业在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行业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晶华微作为国内率先设计出工控HART类芯片及4~20mA电流DAC芯片并进行商业化的企业之一,有望从中持续受益。
契合市场需求积极出新,募投项目有望打开增量空间
在不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晶华微已经在医疗健康、工业控制等领域站稳脚跟,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乐心医疗、香山衡器、优利德等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芯片产品已进入倍尔康、华盛昌、德国Braun、台湾Microlife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厂商供应体系,深受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次登陆资本市场,晶华微拟募集资金7.5亿元,分别用于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工控仪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除了加强医疗健康和工控等优势应用领域的研发投入外,晶华微计划打造出一系列面向模拟芯片市场的信号链类通用芯片产品,未来向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市场。
不难看出,晶华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深耕医疗健康、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产品范围,推出更为丰富的芯片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而这些新产品的开拓也有望为公司打开增量空间,助推晶华微成为一家全面的、能够做出多种多样而且是高质量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