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生前天天期待着重新站立…
谁家没有父母双亲?可当他们衰老之时,就是摆在子女们面前的头等大事!中国式的养老模式,目前是“9073制”,即百分之九十居家养老,百分之七社区养老,百分之三进养护院或养老院。父母双亲有幸,都进了养护院安享天年至仙逝。福建省漳州正兴集团,抢占了这百分之三的制高点,做成了金字塔尖精品,办院品质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四。许多人不明白养护院与养老院的区别,误把二者混为一谈。其实,养护院不仅包括了养老院的功能,关键还包含了医院护理的功能。这是主流提倡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病治病 ,无病疗养!但是,毕竟只有百分之三的老人,才能享有此种福气!因为,供不应求床位紧张…
医生在老妈临终前再作努力…
以笔者双亲为例,俩人都因为无法自理,才进了养护院。确实,九十岁以上者、哪个老人不是一身带病?养护院是医疗机构,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他们兢兢业业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这是子女亲属们,无论如何也都做不到的专业事。老爸早老妈两年走,两人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妈在96岁时安然谢世,笑对人生!记得老爸在养护院里,最开心的是洗澡。每回得四个护工架着他,耐心地清理得干干净净,浑身上下,从此告别了“老人味”。
老爸开心一刻!
老妈最开心的是,每逢子女孙辈前来探望。说实在话,高寿的父母,子女也都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了。如果是在家护理,当然是力所不能及的!如果是顾请保姆,麻烦亦多。毕竟其要请假,周假月假春节假,更是大问题。社区养老,对无法行走者,医疗保障跟不上。实话实说,双亲进入养护院后,从此子女不再发愁。不然,接到老人的电话总是提心吊胆,不得安宁!有一回老爸在走廊摔跤,头破血流。可左邻右舍都扶不动他,直到满世界找到笔者,才抱之回屋处理。所以,进了养护院,安全最畅想!
看看养护院的其他老人与家属笑脸吧…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的日益增长,确确实实,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不然,老人看个小病,检查身体,都要兴师动众。全家人动员陪同,得不偿失,老人也感觉苦不堪言。而养护院有专门的医生护士和护工,能够全天候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随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服务,及时全面、周到细致,让人放心。养护院承载了儿女对父母的温情爱意,为不负嘱托,养护院不断优化人员管理结构、提升介助、介护的服务能力,更适应养老服务发展需要。
老妈生前的笑容…
今年7月10日晚,接到老妈病危通知,赶到养护院四楼17床,真的被眼前情景所感动,张医生和护士们正轮流为老妈起搏按压,她们坚持不懈在做最后努力!抚摸着老妈的手,依然温暖。她的双眼脸虽然闭着,但表情安祥无比。心跳已停,却坦然自若,露出酣睡的香甜…医护人员的尽心尽责,令人感激涕零!养护院紧挨着正兴医院,医疗支持十分方便。没有医院支撑的养护院,毕竟后劲乏力。据悉,养护院还专门开展失智、骨质疏松症、脑卒中后康复、慢性创面等相关疾病的研究实践,组建老年病特色诊室和病区,实行老年病特色护理,更好地服务广大老年病患者。
老爸临终前,医护人员的最后努力…
双亲仙逝,间隔两年,且都在疫情期间,一切从简,入土为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婚丧嫁娶,非亲勿告,坚守底线。老妈原是独女,家庭成分并不好,但是,在那年代里,老妈好强向上,做事从不认输。总是克己奉公,所以很有人缘。她在九四医院,凭着自己工作努力出色,积极肯干,入党提干实属不易。在护理炮战英雄安业民的过程中,立功受奖。在党的五十年,她对自己苛刻要求,生活节约,对子女也一向严格要求。1969年,笔者上山下乡当知青时,是全市唯一带着棉絮无被套之人,亦无怨无悔。她教育孩子生活要低调,凡事要独立面对。这一点,一生受用无穷。老妈!一路走好,您在天之灵,一定会快乐欣慰!同时,感恩各方…
入土为安,羽化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