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际贸易,保障经济运行|《你好,沈阳》对话辽中区相关领导

2023-07-21   爱音东北

原标题:聚焦国际贸易,保障经济运行|《你好,沈阳》对话辽中区相关领导

聚焦国际贸易

保障经济运行

《你好,沈阳》

对话辽中区相关领导

为落实好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在考察天之传媒集团时提出的用温暖声音打造“有温度、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的沈阳的指示要求,深入挖掘沈阳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让流淌在这座城市中的英雄血脉成为全体市民共同崇尚的精神价值,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凝心聚力,天之传媒集团联合中国交通广播 FM99.3在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策划出品全媒体、全场景、全平台打造的东北领先、全国一流的音视频大型政务访谈节目《你好,沈阳》现已全网上线。

7月7日节目播出第二十四期,特邀请辽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程廷霜,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群,辽中区发改局局长刘梦霄做客节目,三位领导就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发展及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从左至右:

沈阳市反诈防骗宣传大使、节目主持人阿松

辽中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程廷霜

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群

辽中区发改局局长刘梦霄

程廷霜副区长在访谈中介绍,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位于沈阳近海经济区,于2011年9月7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2013年3月正式封关运行。区内设置口岸作业区、出口加工区、仓储物流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研发检测维修中心和商品展览展示区等配套功能区。2022年6月,沈阳近海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的“综保事务处”更名为“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管理委员会”,并调整其管理运行方式 ,新调整的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管理委员会相对独立运行,主要负责综保区近海园区经济运营、招商服务、口岸协调、安全生产等工作。

在完善优化综保区的招商服务能力方面,辽中区完善招商服务工作机制,优化补贴政策。继续完善招商服务工作流程,促进招商服务工作程序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招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与企业建立好良好、稳定的关系,为园区企业做好服务,让企业满意。同时,针对园区企业类型和特点,对原有政策补贴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出台新的《关于完善支持沈阳综合保税区近海园区发展的意见》,并协助区内企业积极争取补贴及时兑现,确保今年园区进出口额增长不低于10%;新增注册企业不低于50家;新签约项目不低于20个;落地项目不低于10个的任务目标。

据马群常务副主任介绍,2023年1-5月份园区新增注册企业39家,其中俄罗斯企业15家,海关备案24家。截至目前,园区共有海关备案企业139家,业务涵盖一般进出口贸易、保税加工、仓储物流、报关服务、跨境电商等。2022年4月引进辽宁鸿信经贸有限公司,实现“9710”出口业务零突破,至此,沈阳综保区近海园区实现了进口“1210”,出口“9610”、“9710”三种业务模式。

近海园区不断探索“空、海、铁、陆”多式联运业务模式。4月30日,首批俄罗斯进口商品通过“中俄卡航”顺利抵达综保区近海园区,至此综保区近海园区“空、海、铁、陆”多式联运模式已经全部实现。自2月24日辽中区成功举办沈阳中俄经贸产业园推介会后,已有14家俄罗斯企业在综保区完成注册手续。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区内开展俄罗斯进口商品保税仓储、分拨、展销业务。

刘梦霄局长在访谈中介绍,经多方积极协调努力,使停产多年的沈阳明和欧亿艾姆科技有限公司铅酸蓄电池保税生产加工项目获得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环评批复,企业可以进入园区从事加工生产,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外贸进出口额将实现10亿元人民币。

2023年,综保区近海园区将围绕综保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十二大功能,对标“五个中心”的要求,坚持四个“同步”发展思路,持续加速园区建设,实现土地利用率持续提高;进出口额增长不低于10%,突破11亿元,力争达到20亿元;新增注册企业不低于50家,海关备案企业不低于30家;全年新签约项目不低于20个;落地项目不低于10个;创新业态不断完善,在全国综合保税区绩效考核排名不断晋位升级,全面促进沈阳综保区近海园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在节目中,程廷霜副区长、马群常务副主任、刘梦霄局长重点介绍并解答了如下问题:

综合保税区的历史沿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保税区是怎么为辽中区经济服务的?

保税区是如何规划的?

综保区的企业进驻情况怎么样?

保税区为老企业做了哪些事?

辽中区针对保税区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如何在经济、项目上扩大综保区影响力?

全媒体政务访谈节目《你好,沈阳》收听、收看方式如下:

音频节目:中国交通广播FM99.3 每周三、周五早07:30-08:00同名栏目《你好,沈阳》播出。

视频节目:爱音斯坦APP“你好,沈阳”频道、中国交通广播“993路上好伙伴”视频号、“爱音斯坦FM”视频号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