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婚姻里的女人出轨,和性、爱无关|灵语观影:《廊桥遗梦》

2022-04-04   九州心理

原标题:完美婚姻里的女人出轨,和性、爱无关|灵语观影:《廊桥遗梦》

最近芒果台热播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让很多人对恋爱和婚姻产生了新的思考———

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节目组邀请了三对处于想离、在离、已离的夫妻,在为期18天的旅行中给彼此一个重新了解的机会,看看最终会不会改变心意。

再见爱人(2021)

章贺和郭柯宇之间的感情走势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状态。

他们在适婚的年纪选择了适配的对象,十年的婚姻,但最后换来的却是对方的一句 “我没有爱过你。”

奇妙的是,一开始因为逃避互动,最不被看好复合的这对夫妻,现在成了大部分观众嗑上头的“最期待复合cp”。

满嘴说着不爱对方、不懂彼此 缺乏沟通的二人,却在各种细节中成了三对夫妻中最了解彼此的夫妇。

在他们的日常相处中完全体现了情感的微妙和人性的复杂。

如章贺所言,爱情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它无法被狭隘的定义,因为在现实中它有着多种姿态。

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也许无法走到最后,但选择放手和成全,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体现。

KK和佟晨洁,一个内心敏感自卑,一个内心独立强大。

两人看似在生孩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其实更深层次是双方对于安全感的缺失。

KK希望通过孩子产生跟这个世界的链接,填补自己常年北漂的孤独感。

晨洁因为原生家庭缺爱的阴影,害怕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无法给孩子一个有爱温馨的家。

王秋雨和朱雅琼之间的感情裂痕来源于彼此爱情观的强烈代沟。

雅琼需要仪式感和伴侣的认可,却长期生活在王秋雨的否定评价和语言暴力下。

老王对于形式主义的嗤之以鼻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他在过去不曾被好好对待的样子。

一个人总会用自己被爱的方式去爱别人。

没有好好感受过爱,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又如何能够好好地去爱别人呢?

3对性格迥异的夫妻,18天的亲密旅行,是否能够改变他们彼此的心意,我们并没有答案。

可人人都知道:有爱是幸福婚姻的先决条件,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契合的伴侣,幸福的婚姻需要双方都付出极大的努力。

当初被看好的的神仙眷侣可能也敌不过生活的一地鸡毛,最后选择分道扬镳。

婚姻生活就像买彩票,怀抱着美好的愿景和期许,最后却总以失望和挫败草草收场。

26年前,就有这样一部电影,叫廊桥遗梦(1995),诠释了什么是 “你不是我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是我怦然心动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

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但不一定发生在婚姻里。

电影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爱情的自然属性,以及婚姻的社会属性。

爱情是基于性吸引自然产生,它不具备唯一性,而婚姻似乎更像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它被赋予了唯一性。两者能否兼得,发人深省。

《廊桥遗梦》是由著名导演 Clint Eastwood 亲自执导并主演,本片荣获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第53届金球奖,以及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故事很简单,一位家庭主妇Francesca在偶然机遇下邂逅了自己的真爱——罗伯特,他们在一起相处了宝贵的四天,最后她选择了家庭,将这份珍贵的感情带进了坟墓。

Francesca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小镇女人。

在外人看来,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温柔负责的丈夫理查德,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

然而,平淡却不失温馨的家庭生活在时光的打磨下慢慢流逝,却早已磨平Francesca内心对自由和刺激的向往。

偶然的一次机会,丈夫理查德带着两个孩子去参加一个为期四天的展会,而Francesca选择留在家。

她好不容易从枯燥无聊的主妇生活中抽离了出来,不料,这四天却足以改变她的一生。

收拾完家里后,一位名为罗伯特的中年男子开着越野车上前问路,她热心地给罗伯特指明了路,并在闲聊中得知原来罗伯特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取景拍摄。

于是,眼前这个英俊潇洒,见多识广,风趣幽默的罗伯特,对没有机会走出小镇的Francesca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晚上,她邀请罗伯特一起共进晚餐,两人喝酒畅聊,Francesca听着罗伯特讲述他人生中的一件件奇妙境遇,不由笑地前仰后俯,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眼前的这个男人,第一次让她忘记了自己家庭主妇以及母亲的身份,可以无拘无束的做自己。

这四天里,他们一起出去摄影,野餐,准备晚餐,嬉笑打闹,在精致温馨的小厨房里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他们做着一件件普通小情侣会做的事情,享受当下的爱情带给他们的欢愉。

到了临别的前一晚,二人万分痛苦。

Francesca 穿着一袭红裙,向罗伯特表达了自己身为母亲的两难境地,身为一个女人,结婚是她的开始,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她的结束。

她放不下罗伯特,但是无法割舍家庭的她选择把这份小心珍藏的爱永远的埋在了自己的心底。

于我而言,这并不是一部美化婚外恋的电影。

对于 Francesca 来说,她爱自己的丈夫理查德,因为有爱,所以才会在当初选择跟他结婚。

当罗伯特问到,你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Francesca迟疑了一会儿,她的第一反应是,“ He is a very nice guy(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 nice ”是个十分值得玩味的词。

当我们遇见了自己真心喜欢的人时,我们会下意识会蹦出很多形容词来描述我们的心仪对象,比如风趣幽默、聪明体贴、细致温柔、高大帅气等等。

但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很少会用 “ nice(很好)”去形容我们真心喜欢的人, “nice” 更像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适配的好人词。

在 Francesca 的潜意识里,理查德也许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充满魅力吸引她的小伙子了,经过十几年婚姻生活的沉淀,她和理查德之间的爱情逐渐变成了不可割舍的亲情,他们不再充满激情,剩余的只有承诺和责任。

这也就是著名的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tanberg提出的爱情三因论中的“伴侣式爱情”

根据爱情三角理论,爱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

激情(Passion)是指对某人产生强烈的性或浪漫的感觉。

亲密(Intimacy)是指对某人产生依恋的感觉。

承诺(Commitment)是指有意识的彼此支持。

激情(Passion)是指对某人产生强烈的性或浪漫的感觉。

亲密(Intimacy)是指对某人产生依恋的感觉。

承诺(Commitment)是指有意识的彼此支持。

缺乏其中任意一种元素,都不能称之为是完美的爱情。

Francesca和理查德之间是典型的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他们有着亲密关系和承诺,但却缺乏激情。

这种关系比友情关系更加浓烈,因为它拥有可以进行长期发展的责任元素。

这种爱在激情不再的长期婚姻中存在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对彼此的爱恋感容易在平淡如水的婚姻中逐渐褪色,最终婚姻只靠权利和义务以及道德责任感来勉强维系。

Francesca 和罗伯特之间可以称之为 浪漫式爱情 (Romantic Love),他们有着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却缺乏承诺。

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其实这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爱情观,恋人之间很重视当下对彼此的感觉,但是对于未来爱情的何去何从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影片中,罗伯特让 Francesca 找回了曾经的活力和激情,和罗伯特待在一起时,她不再是那个堙没于家庭琐事失去自我的主妇妈妈,而是一个有着自由独立灵魂的女性。

这是自结婚以后理查德无法带给她的。

因为婚后的繁杂琐事以及运营一个家庭分散了她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婚姻生活成了剥夺自我的最大元凶。

也许罗伯特和 Francesca ,不过就是彼此新鲜感的助燃剂。

也许罗伯特的出现,满足了Francesca 对于一直以来被压抑的自我释放。

也许Francesca 只是 罗伯特孤身一人在流浪世界时情感宣泄的灵魂伴侣。

也许罗伯特和 Francesca 之间完美契合的同频磁场,就是很多人眼中所谓一生难遇的真爱。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它出现的不当时机和短促的时间,就完全否认真爱的存在。

Francesca 的选择,离不开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带给她的压力。

影片中利用各种细节强调着“如果我选择了跟真爱走,那我的丈夫和孩子该怎么办?小镇上的流言蜚语足以堙没他们的下半生”,那个年代的美国,“人言可畏”足以毁掉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不管是Francesca,理查德或是罗伯特,每一位主人公都拥有自己看待婚姻的独一视角,这些视角会随着他们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的积累,以及思想观念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最后每个人作出的选择也无法完全用非黑即白的对错之分来加以评判。

电影上映后,在美国掀起了一番离婚热潮,不比 婚姻故事(2019)的现实揪心,《廊桥遗梦》细腻深刻地展现了当时的人们在面临道德束缚的家庭环境以及个人追求时的艰难抉择,也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开始重新思考婚姻赋予我们的意义。

电影不是生活的复刻,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并没有完全笃定的正确答案。

一部被人们视为经典的影视作品,不仅仅只会在大荧幕上道出人们潜意识中的所思所想,更是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留有回味的余温。

导演 Clint Eastwood 讲故事的精湛技艺充分在大荧幕上释放了人们的潜意识,令其自由驰骋。

选择真爱也好,回归家庭也罢,都是个人选择。

不管是哪一种选择,我们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但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的容忍度,因为这对彼此双方都是一种长期的折磨,压抑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累积爆发,产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有爱的婚姻不一定幸福, 无爱的婚姻一定不幸福

不管是正在单身,处在恋爱关系中,步入婚姻生活,还是已经离婚,每个人对婚姻都会有不同的期许和解读。在你的眼中,一段幸福的婚姻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 END -

作者|Evelina

责编| Evelina

策划|Evelina Jesse 晓慧

排版|Evelina

来源:灵语国际心理中心

微信号:lingyuguoji_xinli

近期课程 (点击可查看详情)

九州心理2022年度课程表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招生简章(常年招生)

【社会工作师】人社部、民政部双认证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少儿心理发展咨询指导师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婚姻家庭咨询指导师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智慧父母培养计划】

张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与整合连续培训(4.8-10 杭州)

张海音客体关系精神分析连续培训(4.15-17贵州)

郭海峰五日止语静修营长沙站 (4.29-5.4)

以性为议题自我探索体验工作坊(5.1-3)

张沛超家庭深度动力工作坊杭州站 (5.2-4)

陈灿锐荣格曼陀罗绘画疗法连续培训 (5.13-15)

罗家永全国心理拓展实操高级班(5.20-22成都)

蔡仲淮国际临床催眠师认证系统培训(5.26-29)

张维扬博士觉梦工作坊第三期厦门站 (6.10-12)

金天博士人本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工作坊 (6.24-26)

李晓驷心理咨询技能深化连续培训(8.5-7 贵阳

徐钧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项目( 广/深/长 8.5-7 )

邱丽娃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8.25-28)

zvika舞动 |身心之恋 系列 (大理8.26-29)

陈伯炜国际潜意识引导OH卡系统培训( 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