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 | 喝了网红咖啡后半夜胸痛?这类患者跟风需谨慎

2023-09-08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保胃健康 | 喝了网红咖啡后半夜胸痛?这类患者跟风需谨慎

梁哥最近看到网红咖啡盛行,于是跟风喝了一杯,没想到半夜胸痛发作,平躺时更明显,家人怕他是心肌梗死,于是连忙给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是胸痛症状丝毫未见减轻,紧急送往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一听是“胸痛”患者,需警惕心肌梗死,迅速完善心电图、抽血(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心脏相关检查,结果均亦未见明显异常,不支持心肌梗死诊断。在医生的反复追问下,梁哥回忆起了3个细节。第一,胸痛反复半年,且胸痛总是在吃完夜宵后平躺时发作。第二,最近半年体重增长了近10斤,并且以腹部肥胖为主,以前的裤子都穿不下了。第三,平时觉得咽喉异物感,咽痒干咳。急诊医生建议梁哥消化科就诊。经过24小时测酸和食管压力测定检查,消化科医生帮梁哥找到真正病因——胃食管反流病。

01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流相关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世界常见疾病,全球不同地区患病率亦不同,北美地区的发病率为18.1%~27.8%,北京的患病率为10.19%,这可能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相关。有资料显示<40 岁和≥60 岁人群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其生活质量均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一些慢性器质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更差。同时,有研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异常通常使患者症状加重,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GERD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发挥,给社会及家庭亦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02胃食管反流病有何表现?

为什么胃食管反流病不容易被识别?因为它有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或有反流相关的食管外症状。

典型症状

反酸、烧心。“烧心”多出现在饭后0.5~1小时,多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的一种烧灼感或温热感,可放射到咽喉部或肩背部。

非典型相关症状

如嗳气、恶心、上腹不适、上腹痛、胸痛等。

胸痛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是十分常见的,每10个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就大约会有4个出现胸痛。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如果说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引起后背、肩颈部的疼痛,就让人觉得很像是心绞痛。如果往深一点讲的话,当胃食管反流物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损伤食管黏膜引起胸痛后,由于心脏与食管之间存在相同的痛觉感受传入神经—迷走神经,被接收后会反馈到相同的疼痛区域而引起胸痛,如果不仔细检查或者缺少相关经验的话,可能胃食管反流病和心绞痛很容易就被误诊。

既然这么容易弄错,那要怎么才能分辨心绞痛和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呢?

以下几点可资鉴别:

典型心绞痛位于中下段胸骨后及心前区,而食管源性胸痛为中下段胸骨后及剑突下。

前者多为压榨样痛、 闷痛,后者多为灼痛。

去除诱因、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后心绞痛可迅速缓解;食管源性胸痛则休息无效,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时间长 (常在 15 分钟以上),服用碱性药物、PPI药物或站立时疼痛可缓解,弯腰时易诱发。

心电图有无与胸痛发作同步出现的S-T 段及T 波缺血性改变,或行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检查,有利于心绞痛的鉴别,心肌酶谱检测有利于心肌梗死的排除。

食管 X 线钡剂造影、内镜、食管下端24小时 pH值、食管阻抗pH监测或(和)胆红素监测、LES 压力测定等,可证实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与否。强有力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试验治疗1-2周,若胸痛消失,则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

食管外症状

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吞咽痛、慢性咳嗽、咽喉炎、鼻窦炎、哮喘、反复发作性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及中耳炎等。大多是由于反流物刺激食管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的。

03得了胃食管反流病该怎么办?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内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无论轻重,首先应做到的都是调整生活方式,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少食多餐

患者要控制饮食,就是要少食多餐,每次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因为饮食过饱引起胃内压力增加,胃气上逆,可导致反流。

尽量不吃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病情的食物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每个人的诱因都不尽相同,一些常见的会诱发症状发作或加重症状的食物有,高脂肪食物、油炸食物、辛辣食物、巧克力、浓茶、咖啡、酸甜辣的食物及白粥等。

避免睡前用餐

在用餐之后马上躺下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风险,因为当你躺下的时候,胃内容物可能会向上推挤食管下括约肌,如果保持坐姿的话就能利用重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部。所以,不要在睡前2~3个小时用餐。

床头垫高30度

如果一些患者经常在睡觉的过程中出现反流症状,建议床头抬高利用重力的作用让酸性物质停留在胃中。但需要注意这里的垫高是让上半身垫高,如果仅仅只是把枕头垫高是没有用的。晚上睡觉时把床头抬高30度,使食管呈斜坡位,这样的话,胃内容物就不容易反流上来,因为水往低处流。

推荐药膳——肉丝碱水面

材料:碱水面1把、瘦肉50克、青菜2棵。(1人份)

做法:瘦肉切丝,锅中放油,放肉丝炒熟盛出;锅中放清水,水开后放入面条,放适量的盐,面条煮熟,放肉丝,青菜,放葱花即可出锅。

功效:养胃护胃。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来说,碱水面能养胃护胃。首先,面条好吸收,能有效减轻肠胃负担,相比于其他食物,面条是由面粉制作,本身属于精细碳水,肠胃可以轻易将其消化,从而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其次,吃面条能中和胃酸,面粉本身含有蛋白质和淀粉,是中性的,但是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都会加入小苏打,所以说它是弱碱性的,可以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如果存在胃酸过多,或者溃疡,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适当食用面条,对于恢复疾病和维持消化系统健康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保胃健康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甜不欢”的人怎么戒掉这个“甜瘾”?

保胃健康 | 起伏吃只鸡,一年身体好

保胃健康 | 小暑“桑拿天”,用荷叶煲汤消暑祛湿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

黄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180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

周五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供稿:黄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竹心有天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