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连心同患“心病” 医生消融平复心跳

2023-04-07   荆楚网

原标题:母子连心同患“心病” 医生消融平复心跳

患者准备出院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丁新年)都说“母子连心”,来自武穴的一对母子患上了同一种“心病”——房颤。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顺利为母子二人恢复了窦性心律(正常心律)。

王先生(化名)今年41岁,半年前,王先生开始出现心慌胸闷、“心脏乱跳”的症状,直到去年九月因脑梗至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房颤。巧合的是,母亲桂女士也有6、7年的房颤病史,同时伴有脑梗。“我以为是平时喝酒喝多了,也没当回事。”“走几步楼梯就很累、喘气很急,还以为是年纪大了!”母子二人一直未予以重视。

3月28日,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鲁志兵教授团队为母子俩进行了心电图、长程心电图、经胸心脏彩超、经食道心脏彩超等详细检查后,诊断王先生为持续性房颤,即房颤持续发作时间大于7天,而桂女士则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即房颤持续发作时间大于1年。“房颤这种心律失常,通俗来说就是心脏乱跳,由于房颤发作时心房没有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形成湍流,进而可能导致心房血栓形成,血栓一旦掉落有可能导致重要器官的栓塞。”管床医生吴晓燕主任介绍。

在进行充分术前评估后,团队决定为母子二人进行微创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3月30日、31日,分别在2个多小时的射频消融手术后,心血管内科鲁志兵教授、何勃主任团队成功为母子俩恢复了窦性心律(正常心律)。

何勃主任介绍,房颤患者脑梗的风险较普通人增加5-6倍,房颤长期发作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运动耐量减低等后果。房颤可简单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后者持续发作时间更长,射频消融手术中需要消融的部位更多、范围更大,手术时间也相对更长,难度更大。桂女士和王先生母子俩都是持续性房颤,且桂女士是长程持续性房颤。针对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除了导管消融外,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还率先在华中地区开展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进一步提高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远期成功率。

目前,母子俩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并已于4月3日出院。“现在心不再“乱跳了”,也平缓多了!”出院前,王先生激动地说道,“感谢中南医院心内科医护团队,给我和母亲‘吃下了定心丸’!”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鲁志兵教授介绍,房颤导致的脑梗占所有脑梗的20%,如有突发心慌胸闷、“心脏乱跳”的症状请及时就医。一旦诊断为房颤,建议尽早采取节律控制措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降低房颤的危害。目前临床上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主要手段为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但因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药且存在肝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因此如果条件合适,建议患者尽早选择导管消融手术。目前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接近90%,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都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简单的“护心”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