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企业要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2023-12-16     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企业要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文 曲永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本次2023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以“大变局下的应对与发展”为主题 ,对于中国企业在大变局下更好地发挥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主体、社会发展主体作用,抓住机会,应对挑战,乘势而上,为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从国际上看,确实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反思了“制造业空心化”产生的问题,纷纷推进了“再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引导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搞“小院高墙”“卡脖子”“使绊子”,企图将我国产业摁在价值链中低端。同时,搞“友岸贸易”“近岸贸易”,企图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迟滞我国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指出,约有15个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形成全球制造业的下一梯队,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阿根廷、巴西、泰国、土耳其、越南等。尽管这会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构成一种替代效应的压力,但墨西哥、东南亚等国的产业基础、产品配套能力、劳动力资源等显然与中国不可比拟。仅以工业为例,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3%,而我国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2%,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在30%以上,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增长引擎,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国内看,尽管发展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重多重约束,但经历过三年疫情后,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中国经济呈现出强大的恢复能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市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保持对未来的科学预期,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避免与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第二,要更新观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解,经济发展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生产要素不断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配置效率),部门内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动态效率)。新征程新阶段,企业发展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动态变化的大循环中拓展发展新空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解决“卡脖子”问题,也要具备捅破天的胆量,建立“新均衡”。

具体来说,首先,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引领,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其次,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企业要顺应数字经济推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给了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企业应通过“上云、赋智、用数”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路径,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标对表世界一流企业。系统探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发展规律以及实现路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我国上榜企业到2022年已达145家,上榜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11.5 万亿美元,无论是入榜数量还是入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主要表现在企业收益率、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以及品牌影响力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我们必须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经验,深刻分析我国企业与全球一流企业的差距,研究归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维度与发力点,在提升盈利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国际化广度与深度、提升品牌价值等诸多方面精准发力。从政府来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重点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一是从政府规制的视角来看,通过市场体系建设与完善制度、政策(产业政策、创新政策等),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完善的制度空间和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充分竞争,激活与放大企业家精神,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从市场需求拉动视角来看,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路径,体现为以需求规模与需求层次牵引企业产能升级与创新动能跃迁。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市场空间,支持企业产品空间升级与拉动企业技术创新。

三是从商业生态视角下的培育路径来看,要构建一个涵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抓大育小、梯度发展,促进内外资、大中小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我们期待在2023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通过各位的深入交流研讨,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中国企业应对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我们更期待中国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以拥抱变化挖掘变局中蕴藏的增长机遇,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目标,以创新驱动与创新引领为原动力,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等新型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治理制度,全面推动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优化与活化,更好地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坚持长期主义,穿越经济发展周期,锻造企业的核心优势,为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bafece7ef5caba285ac5a69951e87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