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
甘肃2022年10件为民办实事方案来了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10件为民实事方案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2〕1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关于中小学“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的实施方案》《关于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及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实施方案》《关于对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的实施方案》《关于20万名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的实施方案》《关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实施方案》《关于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的实施方案》《关于建设10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的实施方案》《关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的实施方案》等10件为民实事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承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无论财政压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根据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措施、实化责任,加强调度、协作推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惠民力度要只强不弱,惠民实事要只多不少,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答好新时代的民生考卷,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2月14日
中小学“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
全年省级统筹安排资金6.5亿元,在23个重点帮扶县中小学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900套。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食堂549所。增补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中小学学位2万个,改造中小学校非卫生厕所261个。以每套不低于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标准建设教师周转宿舍;以生均1.2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农村中小学食堂;以满足城镇化推进需求和班额小于55人的标准加大城区中小学学位供给。
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全年计划开展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开展康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以上。采取省级财政适当补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我省基层单位就业。
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在全省建设1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城市街道25个、乡镇95个。
对困难家庭子女考入普通高校一次性补助8000元至1万元
对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2022级新生一次性补助1万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高职高专)的2022级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20万名33岁至64岁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对全省20万3年内未受检的33岁至64岁城镇低收入妇女和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实施范围包括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及兰州新区。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2022年对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4000户群众实施避险搬迁。对每户搬迁群众补助10万元。另外,每户财政贴息贷款不超过5万元,贷款利率不高于LPR(贷款基础利率)。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
为各市州和兰州新区配备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全省移动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每日42万管,核酸检测总能力达到122万管。在全省86个县(市、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老年人慢病管理平台应用和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等慢性“四病”管理。
建设10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县公路服务站、加油站、物流园区、快递网点、环卫场站、街道社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聚集区,建设100个经济实用、服务便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服务。
再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道路
在全省选择符合村庄规划的自然村,再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现约5000个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全面完成“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任务
一是建设水库(池)25座,新(改)建淤地坝100座;二是实施6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16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三是实施52处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
来源丨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窦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