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我国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国际地位,除了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外,也同样离不开钱学森、程开甲等栋梁之才的无私奉献。可近年来,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却有越来越多的高知识人才选择离开,远赴他国效力。
颜宁,“清华最美教授”,30岁便成为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深受众多学子的喜爱。而在学术上,颜宁也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有人评价:“颜宁以一己之力,将中国分子生物学向前推进了20年”。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数光环加身的人才,却在几年前选择“弃国赴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讲席讲授,并且还为美国攻克了50年未曾解决的学术难题,一举成为了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为何本应该领导中国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清华教授,却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前往他国?当年,在颜宁向清华大学提出离职,准备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消息传出后,短时间内便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众人纷纷对此事进行猜测,而有人发现,颜宁提离职的时间恰巧与她落选中科院院士的时间一致,而且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落选。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颜宁之所以出走,与连续落选的事情脱不开关系。
一时之间,各种关于颜宁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大家觉得她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而选择出走,实在是辜负了国家的期望。不过颜宁自己却表示,不论是现在还是当时,选择离职都和落选的事情没有关系。
而且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一直都在颜宁的计划当中。不仅如此,颜宁还表示前往国外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因为好的环境能让自己更好的专心做研究。正如颜宁自己所说的一样,前往美国后的她在学术上接连突破、成绩斐然。
颜宁在美期间连续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而她的《低pH依赖的溶酶体胆固醇外向运输的结构基础》,更是攻克了困恼学术界50年之久的世界性难题,因此颜宁才成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事实上,近年来除去大量科技人才的外流,众多富豪携带大量资金移民国外的问题,也对国内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我们熟知的某捞创始人张勇夫妇,为了逃避税收而选择移居新加坡。
国内的地产大佬潘某屹,虽然自己没有跑路,但却将妻子和两个儿子全部送往了美国,并且将自己的大量资产转移到妻子名下。甚至为了接触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哈佛“Wright”类抑衰物,不惜向哈佛、耶鲁等名校豪捐5亿,只为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在国内“捞金”。
而且潘某屹在捐款后,还美名其曰是捐给在这两所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后真实原因被人扒出,惨遭打脸。更解恨的是,潘花费了几亿才接触到“Wright”类物,在几年后便被资本入局落地成果化,如今在国内京-东、天-M等平台寻常可见。
根据将该物质引入的李嘉诚表示自己在尝试后,感觉又回到了后生仔的状态。因此,“Wright”类物也成功帮李氏打开了国内健康领域的大门。而“装模作样”的潘某却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但和潘某这种只图眼前利益,就选择出走的商人不同,清华教授颜宁其实在一开始,也曾不顾阻拦坚持回到国内。2005年,颜宁以优异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彼时的她面临两个选择,留在国外进行深造还是回到国内。
当时的颜宁,不顾普林斯顿大学的挽留,毅然决然的回到清华,担任起了教学工作。在颜宁任教清华的十年当中,她先后为国内培养出七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博士后学生,更是在09年和12年两次入选《科学》评选,为国内生物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才被人评价以一己之力,将中国分子生物学向前推进了20年”。
由此可见,颜宁并不像外人所说的那般,是为了一点点的利益才选择“弃国赴美”。或许真的是如她自己所言,是为了追求更纯粹的科研环境,为了完成自己在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
其实,这背后更应该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国内的教育环境为何留不住人才?想颜宁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她更过分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应该给予国内学者更平等公开的学术环境,也应该提高知识人才的待遇。当然,现在国内在这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而且我相信,未来只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