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的音乐,陪你听一首好歌 ”
文 | 顾清临
来源 | 顾清临(ID:Gu-QingLin)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
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
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思念,是每个人在一段感情里最大的感受。
尤其是深陷爱情的女人,当她越是喜欢一个男人的时候,越是会想念他,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能与他在一起。
到最后,抑制不住的思念就会化成一条条微信,发送给你。
一般来说,当你在微信上收到她发的这4句话时,就代表她一定“想你了”!
“吃了吗”
关于爱情,三毛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
她在没有遇到荷西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结婚。
可当三毛看到荷西的第一眼时,就认定了他就是自己的余生唯一的伴侣。
索性结束了流浪的旅途,安心过起了一日三餐的生活。
荷西忙的时候,三毛也不打扰,却总是淡淡地问一句:“吃了吗?”
这时,不论荷西在忙什么,都会走过来抱一抱三毛。
你看,一个把你时时刻刻放在心里的女人,才会总是关心你有没有吃饭。
而一个懂她的男人,也一定会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关心与想念。
越是爱你的女人,越会时刻把你放在心上,会给予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当你不在她身边,她会每天提醒你按时吃饭,对你各种嘘寒问暖,只有你好好照顾自己她才会安心。
要是一个女人整天微信给发这几个字,她一定很关心你!
“在干嘛”
男女之间,真爱是什么感觉?
有人说,必须是一眼万年,要死要活,才可算数。
轰轰烈烈未尝不可,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真爱,其实是会让人变得“胆小如鼠”。
就像亦舒说过的那句话:
“女人的爱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声张又怕对方不知道。”
“女人的爱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声张又怕对方不知道。”
一个女人如果想你了,通常不会主动说“我想你了”,她怕自己显得轻浮,又怕得不到想要的回复,而大失所望。
于是,心里的万般思念,最后也只是化成了简单的一句“你在干嘛”。
而这句话的背后,都藏有一个踌躇许久,忐忑不安的心思:既是万分想念,又是小心试探。
所以,男人别傻傻地爱理不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问候,也没有闲来无事的关心。
每一句主动的询问,都是女人对你绵延的想念。
千万不要等到对方失望了,才想起,自己应该如何回应;更不要等到对方转身离去了,才站在原地苦苦等待。
毕竟,再热情的心,也会变寒。
“你在哪”
知乎上有人问:“思念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你在身边,你就是世界;你不在身边,整个世界都是你。”
“你在身边,你就是世界;你不在身边,整个世界都是你。”
一段感情里,爱得越深,越希望长相厮守。
当每天看不见这个人的时候,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他在哪?”
所以,如果一个女人日常聊天时经常问“你在哪”,有时候就会让你觉得很烦,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知道女人说出这句话时,多半就是想你了。
因为思念,才会通过这句话来了解你的近况;
因为想你,才希望时时刻刻都知道你的动向。
只有真心爱一个人,才会把你放在心上,时刻关注你的细节日常。
恰如张牧笛说的:
“喜欢陷入忧伤,心思放不下心思,亮了又灭,灭了又亮。”
“喜欢陷入忧伤,心思放不下心思,亮了又灭,灭了又亮。”
归根结底,简单的一句“你在哪”,背后往往都是疯狂的想念。
“你忙吗?”
有人说,想念一个人的滋味很难受,只有联系对方时,才能得到缓解。
但是,太过主动,又怕打扰。
百般纠结之下,只能小心翼翼地问对方一句:“你忙吗?”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一个跟你打开话匣的好机会,借着关心和聊天的名义,撒着想念的娇。
如果你及时回复,那她会满心欢喜地和你继续聊天,以解相思之苦;
如果你真的在忙,她又会化身温柔,不再打扰,耐心等你完成工作。
真正的爱情,就是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开出幸福之花。
这句话,看似无意,却字字都是“我想你”。
相反,一个女人若是对你丝毫不关心,甚至对你敷衍了事,她的态度也不再温柔体贴,而是变得不耐烦,说明她已经不爱你了。
男女之间,只有真爱,才会思念,才会关心。
因此,遇见这样主动问你的女人,就好好珍惜吧!
《洛丽塔》里有句话: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是藏不住的,贫穷,咳嗽和爱,你越想隐藏越是欲盖弥彰。”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是藏不住的,贫穷,咳嗽和爱,你越想隐藏越是欲盖弥彰。”
不管一个女人多么含蓄或害羞,如果她真的想你了,一定会有所表示。
因此,男人们要懂女人给你们发的这些暗藏“信号”的微信,好好把握,才是良缘。
人海茫茫,遇见了就不要错过。
余生,愿你我都能遇到真爱,携手余生!
作者:顾清临,来源:顾清临(ID:Gu-QingLin)。别总是来日方长,这世上回首之间的都是人走茶凉,每晚九点半,我在这里等你!白兰花Michelia 经授权发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