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在北极发现200万“热点”,危机降临全球

2020-03-06   科学书屋

在过去数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革新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与之相应的代价就是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破坏了全球气候,温室效应愈发明显,全球范围的冰川加速消融、海平面上升。


尽管近些年来,全球各国意识到气候问题的严重性,纷纷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让全球科学家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NASA的研究人员近日表示,北极地区正在加速变暖,是其他地区的两倍,为了了解原因,研究人员分析2017年7月和8月在北极上空搜集的400万个数据,发现了200万个热点即甲烷点。

关于甲烷,大多数人的认知可能就是一种可燃物质,但事实上甲烷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之处,可以成为温室气体的一部分。相关数据显示,同等分子单位的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北极地区出现的热点是巨大隐患,一场气候危机正在降临全球。


就目前情况来看,北极地区的热点是冰川融化后的新发现,这说明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并不完全,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由此人类在处理气候问题应该更加谨慎,因为在情况可控的时候不采取措施加以干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过去数年里,全球气象灾难呈现出新的态势,规模更大且发生的更为频繁,美国就是受害者之一,在过去数年里,越来越多的飓风、洪水灾害与冬季风暴开始袭击美国本土,不仅给美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可怕的是气象灾害似乎没有消停迹象。

此外,全球冰川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典型案例就是岛屿危机不再是预测,而是事实。


1月传出消息,印尼苏门答腊附近名为“贝特”和“贡杜尔”岛屿沉没,分别处在海平面以下1米与3米的位置,按照专家的预测,未来2年内印尼还有4座小岛面临沉没危机。

为了更加清晰的解释气候危机,联合国发布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提到气候改变给大多数生物造成了致命威胁,100万种生物可能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逐步灭绝。


其实,气候危机是全球各国的事情,需要各国以身作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改变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但现实并不乐观,美国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与巴黎气候协定,拒绝履行大国责任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