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三个紧盯”推进脱贫攻坚

2019-12-10   保山新闻网

本网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腾冲市针对脱贫攻坚调研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以钉钉子精神,紧盯短板销号、贫困区域、责任落实三个重点,奋力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盯紧“短板销号”暖民心

由行业部门指导乡镇、挂包单位及帮扶联系责任人,集中3个月的时间精准核定脱贫退出短板,形成短板清单,制定短板销号计划。各乡镇每月逢十上报销号进度,市指挥部进行全面督导。同时,在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我解决短板的基础上,制定了系列奖补政策“组合拳”。目前,已安排资金2.08亿元,其中住房保障资金5400.26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户旧房拆除奖励资金5275万元、农村家居环境整治补助资金4143.62万元、村组公路及自然村内道路以奖代补资金5000万元,南部5乡镇短板销号资金1000万元。教育扶贫方面:在落实国家“奖、免、贷、补”政策资助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的方式,实施贫困学生专项资助,动员干部职工捐款171万元,对97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有效保障了贫困学生从学前到大学的全程资助。健康扶贫方面: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报便民的措施。32种大病全部纳入救治,确定腾冲市人民医院、腾冲市安定医院为定点医院,并加强大病患者筛查,发现一例救治一例,2019年救治299例。

盯紧贫困区域出实招

紧盯集中连片贫困区域,针对南部乡镇贫困面广、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的实情,出台了《加快发展南部乡镇健康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选派5名市直副科干部到南部乡镇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主抓健康旅游工作。以发展健康旅游为主线,以打通沿江公路为重点,连续3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南部乡镇实施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流、最美庭院建设。同时,在巩固提升好烤烟、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和肉牛“两大扶贫产业”。制定出台了“中药材基地”和“肉牛产业”扶持政策。以“一村一品”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和实践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如,在新华乡龙塘村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猕猴桃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同保山市骏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新华乡红心猕猴桃种植项目协议书》,建立起“土地+技术+终端+平台”的现代农业模式,筑牢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不断增强村民的造血功能,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在团田乡弄玲社区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腾冲迅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弄玲落户,贫困群众找到了产业发展的路子,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盯紧责任落实强推进

压实各级脱贫责任。实行市级领导挂乡包村与乡镇同责、科级干部挂村包组与村组同责、一般干部挂组包户与户考核同责的“三挂三包三同责”工作机制。每个村都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每个组都明确了联系的科级干部,做到挂钩帮扶、联系服务覆盖所有乡村住户。在向69个贫困村选派226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基础上,向141个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42名,进一步强化攻坚力量和帮扶力度,同时,成立了6个督导检查组,将中央巡视反馈意见、省成效考核发现问题和保山市专项调研反馈问题有机结合,全面细致地自查自检,找准找实问题症结,摸清摸细问题根源,严肃认真开展整改工作。针对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梳理出4类11项26个问题,细化84条具体措施,责任到乡镇到部门到人;省成效考核初步和正式反馈的6类14项20个问题中,针对正式反馈腾冲的4个问题,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责任领导。截至目前,所有“到点”的问题已全部“清零”,面上的问题已制定了长效机制,确保了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