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重边界局势,苏军重建平斯克区舰队,战前成为最强区舰队

2020-06-17     荣华之武器堂

原标题:面对严重边界局势,苏军重建平斯克区舰队,战前成为最强区舰队

接上文 苏联海军历史存在时间最短的区舰队,名字来自所在城市

20年代末,随着苏联远东局势的紧张和西部边界问题,再加上第聂伯河的战略地位,内战结束后1920年12月撤销的第聂伯河区舰队首先在1925年10月组建了舰艇中队,之后1931年6月27日再次建立区舰队。

为了增强区舰队的战斗力,苏联海军开始着手研制新的浅水重炮舰,考虑主要用途是:支援陆军部队的进攻和防卫作战;掩护部队登陆,并与敌军浅水重炮舰对抗。设计基本要求是舰上装有足够威力的火炮装备,有足够的续航力,舰的两舷和甲板都有装甲。由于内河条件下航行的特殊性,所采用的工程设计也具有独特性:吃水较浅,干舷较低,舰体较宽并用平底型线,螺旋桨按靠近河底淤泥的不利条件设计。

苏联海军为第聂伯河区舰队新建的第一艘浅水重炮舰就是Ударный“攻击”号,考虑到该舰应能在多瑙河、第聂伯河、别列津纳河、普里皮季亚河和第聂伯河-布格河水系中航行。该舰1930年11月21日在基辅列宁锻压厂开工建造,1932年5月17日下水,1934年6月1日服役,加入多瑙河区舰队。

攻击号视图

第聂伯河-布格河运河,是白俄罗斯的运河,连接穆哈韦茨河和皮纳河,河道全长196千米,其中105千米是人工水道,在1775年开始兴建,在1784年落成,流域面积8,500平方千米,该河是往来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交通要道。

随后,又为区舰队建造了СБ-30型 “积极”(Активный)号,该舰在1935年10月16日交付使用,但不久又通过铁路在同年10月24日加入阿穆尔河区舰队。

上述两舰为苏联海军浅水重炮舰的建造提供了不少经验教训,随后区舰队真正的主力СБ-37型 “热列兹尼亚科夫”(Железняков)级浅水重炮舰在之前СБ-30型基础上改进之后开始动工建造。该级舰共建造了6艘,充分考虑到了可以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季亚河水系中航行。而当时对岸的波兰也不甘示弱,同样建造了6艘浅水重炮舰作为对抗。

积极号视图

从30年代开始,苏联海军加强了江河区舰队主力-浅水重炮舰的建造工作。例如1934年1月只有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有7艘之前沙俄留下的浅水重炮舰,而到了1939年1月这个数字变为14艘。此后,随着新造舰只的加入以及1939年9月“解放进军”的收获,到了战争爆发时苏联海军已经拥有21艘浅水重炮舰(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7艘;平斯克区舰队9艘;多瑙河区舰队5艘),另在建6艘浅水重炮舰。

在1939年9月的解放进军中,第聂伯河区舰队出动了6艘浅水重炮舰、1艘炮舰和13艘装甲艇,积极支援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行动。在平斯克同年10月归入苏联后,这里成了区舰队的主要基地。前文提及波兰自沉的舰艇之后陆续被苏军打捞修复,编入了第聂伯河区舰队,之后改归平斯克区舰队,共有5艘浅水重炮舰、2艘炮舰、1艘指挥舰、1艘防空浮动平台、1艘布雷舰、15艘装甲艇和8艘扫雷艇。

第聂泊河区舰队(ДнВФ — Днепров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1735年建立,小船657艘,1739年撤销。

1919年8月再次建立,1920年春天拥有舰艇40艘(炮舰18艘、护卫舰10艘、装甲艇4艘等),同年12月撤销。

1931年6月再建,拥有舰船120多艘,1940年6月17日撤销,舰艇移交给平斯克区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

1943年9月14日重建,1944年春天拥有舰艇140艘(装甲艇16艘、护卫艇10艘、扫雷艇40艘、浮动防空炮台2座等)以及2个高炮营等。1944年7月拥有新的5座浮动炮台(装备100毫米火炮,在1945年4月柏林战役又增加了3座),此时有4艘1124型和27艘1125型装甲艇。年底区舰队利用缴获的7艘驳船改装为炮艇,支援陆军在第聂伯河、普里皮亚季河、别列津纳河西布格河、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施普雷河作战,1945年5月9日撤销。区舰队1944年获得红旗勋章,1945年获得一级乌沙科夫勋章。

二战中历任区舰队司令员阿布拉莫夫海军少将(Н.О. Абрамов,1940年),格里戈里耶夫海军上校,海军少将(В.В. Григорьев,1943-1945年)。

阿布拉莫夫海军少将

平斯克区舰队(ПВФ — Пин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1940年6月建立,战前整个区舰队共有9艘浅水重炮舰、4艘炮舰、10艘护卫舰、19艘装甲艇和3艘扫雷艇,以及1个航空兵大队(飞机14架)、1个高炮营和1个海军步兵连;而在战争爆发前又增加了4艘炮舰、5艘扫雷艇和10艘护卫艇。

战争爆发后区舰队舰艇分成3个支队,分别在别列津纳河、普里皮亚季河和第聂伯河作战。在1941年8-9月参加了基辅保卫战。1941年10月5日撤销建制。

区舰队司令罗加乔夫(Д.Д. Рогачев)海军少将,之后1942年2月-1943年5月任伏尔加河区舰队司令

格里戈里耶夫海军中将

在当时苏联海军的5个区舰队中,最年轻的就是平斯克区舰队。作为刚成立于1940年7月的新区舰队,它的发展得到了优先考虑,事实上它是当时苏联海军实力最强的江河区舰队。区舰队的部分舰船来源于撤销番号的第聂伯河区舰队(笔者注:该舰队其余部分舰船已交给了多瑙河区舰队),此外还有部分新建的舰艇,区舰队主要基地一开始是平斯克,后来转移到基辅。1940年7月17日,根据海军人民委员的命令,原先的第聂伯河区舰队更名为平斯克区舰队,直属于海军人民委员领导。不久,区舰队改隶属于西部特别军区领导;战时则由第4集团军领导。当时,新成立的平斯克区舰队共有6艘浅水重炮舰、2艘炮舰、14艘装甲艇、6艘巡逻艇以及1个航空兵大队(独立航空兵第46大队,装备10架P-10飞机)、高炮第109营和独立海军步兵第6连。在此之后,区舰队实力又得到了增强和补充。到了苏德战争前夕,整个区舰队共有9艘浅水重炮舰、4艘炮舰、10艘护卫舰、19艘装甲艇和3艘扫雷艇,以及1个航空兵大队(独立航空兵第46大队,飞机14架)、高炮第109营和独立海军步兵第6连;而在战争爆发前又增加了4艘炮舰、5艘扫雷艇和10艘护卫艇。作战关系上,区舰队隶属于西部特别军区(笔者注:战争爆发后,1941年6月24日改名为西方面军)。

区舰队司令罗加乔夫海军上校在1941年5月22日晋升为海军少将。根据预定的作战计划,一旦战争爆发,区舰队需要协助在布列斯特附近西布格河的第4集团军坚守住第聂伯河-布格河运河。区舰队首先需要守住27千米地段的皮纳河,然后需要守住第聂伯河-布格河运河的10个要点。整个运河总长237千米,深度1.2米、宽20-30米,需要在狭窄航道航行35-40小时。

为了积极协助地面部队,区舰队还特地拥有编制120人的独立海军步兵第6连。在作战上需要重点支持第4集团军步兵第28军的步兵第6师和步兵第42师。

第4集团军:1939年8月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博布鲁伊斯克军队集群基础上组建。9月在白俄罗斯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向西白俄罗斯的解放进军。1939年11月14日编入白俄罗斯特别军区(1940年7月11日改名西部特别军区),受命掩护布列斯特-明斯克方向。战争前夕编有步兵第28军(步兵第6和第42师以及2个炮兵团)、机械化第14军(坦克第20和第32师以及摩托化第208师)、第62筑垒地域、步兵第49师和第75师等,配属混成航空兵第10师。

区舰队前身第聂伯河区舰队1935年的训练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Vzpw3IBd4Bm1__Y7m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