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等于3.14,这是数学常常讲到的东西,到现在基本上成了常识了。然而,我们这么多年讲它们中间打的是等号,其实是很不严谨的,π怎能被算尽呢?它现在只是个约数,约等于“3.14”,事实上,它是无理数,取之不尽,无穷无尽。
据说,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神奇的知识点!而我国的一本书籍,名叫《周髀算经》,就记载了这个神奇的圆周率。然而,即便是几千年过去,人类对它的探索不止,但它,却仍旧像个宇宙一般,让人摸寻不到答案。
南北朝时期,有一名数学家叫做祖冲之的,他首创“割圆”的法子,将这个无理数π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3.1415926,这对数学史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贡献。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禁思索,这个π究竟是什么?为何算不尽?如果有朝一日将它算尽了,又会怎样?
π,圆周率,它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且它又不随着圆的大小而变化数字的,它是固定的常数,是无理数。据说,在2011年的时候,有位日本的数学爱好者竟用自家的电脑将π给计算了一遍,得到了小数点后十万亿的数字,可是,即便是十万亿,那又如何?它就是百万亿,又如何呢?虽说这已经是成就了,但我们还是无法得到它用完后的精准数字呀。
有人可能就会站出来说话了,这个数学中的常数计算出来一个数字,计算出来或者不出来,有啥影响呢?不就是一个π嘛!有啥大不了的?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
这,恐怕与你想的有点不太一样,假设这个π真的被除尽了,圆周率耗尽了,那么它将对咱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π其实与现代微积分大有关联。π的计算的近似方法其实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石,即“用直线段来逼近曲线”,若是这个π被我们除尽了,意味着我们先前所有用微积分推导出来的数学将崩溃瓦解,更可怕的是,现在的高数,基本上都是以微积分为基础的……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科学技术多是以微积分为基础的,这个微积分促成了人们的科技文明。π,除尽未除尽,看起来是一个小的事情,甚至与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得!但π之除尽意味着它的微积分理论被推翻,而如今多数科技文明也将被推翻,人类的科技文明将在顷刻间发生混乱,到了那时,您想想,还会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π未能被除尽,说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