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回应质疑:爱我,就请尊重我们的“三观不合”

2019-08-30   雪児诉心肠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导师李荣浩,因为给学员选了一首网络歌曲《你的酒馆为我打了烊》,被苛刻的网友们一阵炮轰,骂上了热搜。

李荣浩回应质疑,上知乎热搜

按理说,粉丝是明星真正意义上的衣食父母。

对待粉丝,应该像干部对待群众一样,温和友善,至少表面上要和气。

但这一次,小眼睛李荣浩没有忍,选择正面刚了回去。

01

李荣浩发了长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音乐没有好坏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音乐只有你喜欢和不喜欢这两种方式。不能说你不喜欢它,它就是垃圾。”

这一届网友真的越来越难带了。

“李荣浩竟然选择这样的歌曲,简直太low了!” “网络歌曲能算音乐吗?李荣浩,你是不是对音乐有什么误解?”

李荣浩选这首歌,也许是他喜欢这首歌,也许他只是想听学员唱一下这首歌。

骂这首歌的网友,可能是讨厌网络歌曲的那一类人。

一样东西,有人喜欢,肯定也有人讨厌。

但你不能因为你讨厌这个东西,就完全否定这个东西,甚至抨击喜欢这个东西的人。

不能说你不喜欢网络歌曲,网络歌曲就很low。

更不能说李荣浩喜欢这首歌,李荣浩就很low。

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允许别人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

“三观”,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

不管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大家都说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究竟什么是三观不同呢?

其实,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人,能理解自己的所有想法。

但只要我们能尊重彼此的三观,就能求同存异。

怕的就是,你不认同我,还要诋毁我。

你喜欢去路边吃麻辣烫,我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但我理解并接受你的爱好,也愿意陪你一起吃麻辣烫。

这不是三观不同,因为我们可以互相理解,彼此包容。

但,你如果非要说我吃牛排是装X,路边摊才是真正的美食,那就真的三观不同。

知乎上曾有人这样解释过三观不合:

你喜欢看书,他喜欢玩游戏。这不叫三观不合。你喜欢看书,他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文艺嘛。这才是三观不合。 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喜欢在大排档撸串。这不叫三观不合。但是他说那玩意死贵,还不好吃,说你真是做作。这才是三观不合。你喜欢假期去各地旅游,他就喜欢宅在家里。这不是三观不合。

但是他说旅游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花钱遭罪嘛,躺在家里多舒服。这才是三观不合。

我觉得这段真是赞。

究竟是燕窝鲍鱼好吃,还是酸辣土豆丝入味,这本身就是一件仁者见仁的事情。

个人口味而已,何必上升到人身攻击呢?

你以为你说别人很low的时候很有优越感,其实,在旁人看来,你更low。

因为喜欢说别人low的人,本身就很low。

02

一个人是否走向成熟,要看你是否具备这两个重要的心态:

1.“只要你不影响到别人,随便你怎么作。”

2.“不管自己怎么作,都不能影响到别人。”

别人喜欢的东西我可以不喜欢,但我会闭嘴。

我喜欢的东西你可以不喜欢,但没资格诋毁。

而有些杠精,喜欢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用贱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你跟他分享进步和快乐,他觉得你在炫耀。

你跟他倾诉烦恼和悲伤,他觉得你在矫情。

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不是非得找一个跟你兴趣爱好一模一样的人,但一定要找一个尊重你兴趣爱好的人。

香港娱乐圈有个段子:

梁朝伟不开心了,就会飞到伦敦广场去喂鸽子,随便搭上哪趟飞机就坐,也不在那里过夜,喂完鸽子再飞回香港。

但梁朝伟几乎都是一个人去,刘嘉玲不会去,因为刘嘉玲是个外向爱社交的人,她不像伟仔这般阴郁多愁。

但至少刘嘉玲能理解他,不会骂他闲。

在一个节目中,刘嘉玲说梁朝伟是那种家里任何事都可以不管,随时提着行李独自旅行的人。

刘嘉玲对梁朝伟写的漂流瓶/湖南卫视《女神来了》

面对梁朝伟的孤僻寡言,刘嘉玲表示理解:“他开心就好,他决定就好。”

喜欢安静和死宅的梁朝伟,面对钟情社交的刘嘉玲,也从来没有半分抱怨。

反而一脸笑容:“她有我没有的热闹,她的热闹挺有趣的。”

人们都说梁朝伟和刘嘉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怎么能生活到一起。

可就是这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相互陪伴了二十多年。

因为尊重彼此的差异,是一段亲密关系保持长久的秘诀。

03

前段时间,周杰伦和蔡徐坤在微博大战超话排行榜。

这让我想到了那些盲目的追星族。

明星之间只要遇到争议,自家粉丝就会往死里攻击对方的偶像,甚至互相觉得对方的粉丝都很傻。

争来争去,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还耗了精力。

我现在经常看书,但是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一个人越有修养,就会越谦卑,也越懂得尊重自己不了解甚至不认同的领域。

最后,说一个小故事给大家:

有一个人问孔子的弟子,子贡:“一年到底有几季呀?”

弟子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就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孔子说:

“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讲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面对那些三观不同、又非要跟你一决高下的人,就随他去吧。

他是三季人,我们不跟他争四季,我们只争朝夕。

常与同好论高下,不喜之事勿诋毁。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