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们来说,人生的信条大概就是“活到老,吃到老”,没有什么能比吃吃吃更幸福了。
然而,有些食物看起来虽美味,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比如食物中藏着的寄生虫。
近日,就有网友在微博上发文,讲述了今年其在蜜月旅行时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的恐怖经历。
在将近半年的住院治疗期间,她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扎了近300瓶水,吃了十几盒打虫药,才得以康复。
根据该网友的描述,当时她只吃了四五只福寿螺,却差点丢掉性命!
那么问题来了:福寿螺为何如此可怕?
事实上,福寿螺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它为宿主的寄生虫!一只福寿螺可藏寄生虫6000条。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6000条!
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它会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
初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面神经瘫痪等,随着幼虫的生长与繁殖,会进一步引发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无独有偶,近年来,因进食不当而造成寄生虫感染的人不在少数。
而有寄生虫的食物,远远不止螺类这一种,你常吃的这些食物其实也暗藏杀机!
这6类食物最易长寄生虫
淡水虾蟹,肺吸虫
生的或半生的溪蟹、蝲蛄含肺吸虫。
人感染后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痰带腥味、呼吸困难等症状,侵犯脑部时还会出现癫痫或瘫痪。
淡水鱼,肝吸虫
人食用含肝吸虫囊蚴的生鱼虾后,可能染上肝吸虫病。
两广、福建等地的人爱吃生鱼,是患肝吸虫病的高危人群。
肝吸虫主要引起肝脏损伤,表现为肝区隐痛、肝脏肿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能发生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肉类,旋毛虫、囊虫、弓形虫
猪肉是我国居民患旋毛虫病的首要传染源。囊虫又叫囊尾蚴,“米猪肉”就是指含有囊尾蚴的猪肉。
人吃了含囊尾蚴的生的或半生的猪肉或牛肉后,幼虫在肠道内发育成绦虫,使人患上绦虫病。
囊虫病轻者可能毫无症状,重者能使病人痛苦万分,甚至死亡。
人吃了含弓形虫包囊而未煮熟的禽畜肉、蛋可引起弓形虫感染。
水生植物,姜片虫
菱角、荸荠、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容易被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的囊蚴污染,生吃被污染的水生植物就可能引起姜片虫感染。
姜片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轻者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预防寄生虫感染,要做到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肉类、鱼虾、螺类、蛋奶等食物,应彻底加热后食用。
菱角、荸荠、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最好不要生食,其他瓜果蔬菜也应认真清洗后再食用。
牛蛙(田鸡)——裂头蚴
大热天里,几罐冰冻啤酒,配上一盘爆炒田鸡,那是极好的。但那鲜美的田鸡腿里,可能正有小虫蠕动着!
中国的14种蛙类都可感染裂头蚴绦虫,其幼虫藏于蛙的肌肉中,尤其是腿肉较多。
被人吃到肚子里的裂头蚴,会穿肠破壁到处晃悠,或钻进内脏,或跑到皮下,或潜入大脑,造成神经系统的病变。
淡水螺,管圆线虫
人吃了含幼虫的生的或半生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的可致残致死。
我们该如何吃才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
1、控温杀虫。欧盟相关规定建议:冷冻水产品使其每一个部分都降至-20℃以下,持续冷冻24小时后,可以杀死寄生虫放心食用;而美国FDA也表示,将食品加热到60℃及以上就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告诫小朋友不要吮吸手指或搔抓肛门周围(可能感染蛲虫)。
3、 从卫生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