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缇张伦硕失控大吵:伴侣之间,越吵架,感情越好?

2019-05-14   周冲的影像声色


《我最爱的女人们》,张伦硕和钟丽缇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争吵。


争吵的过程很有意思。

吵架的起因,是因为张伦硕要洗澡,于是,让钟丽缇把浴室的摄像机用东西遮挡一下。

钟丽缇其实马上执行了,并没有什么问题。



瑕疵是,她用了一张纸,随便遮挡了一下。


等张伦硕洗着洗着,忽然看到是一张纸,这下子急了:

因为担心纸太薄,不能完全遮挡。


这个时候,他的着急还存在于第一个层面,对事情本身。

接下来第一反应,是想办法补救。

于是,他赶紧喊钟丽缇,让她把摄像机格式化,把里面的内容清空。


钟丽缇很痛快地答应了,也道歉了。



在这个过程中,张伦硕一直在责备她为什么只用一张纸来遮挡,这太敷衍了。

钟丽缇听着,情绪也慢慢起来了:她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小事,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视频已经清空,导演也跟他确认:其实拍不到的。

至此,这场“突发情况”已经得到了解决。

但是,张伦硕的情绪并没有缓解。

他的情绪指向了第二个层面:钟丽缇的态度。

那就是:

为什么你做事总是这么敷衍?为什么你道歉的态度也是这么敷衍?如果你这样的态度,那么,以后我就不跟你好好沟通了,你说什么,我也敷衍你,就说“你说的都对”。


钟丽缇非常委屈:

她不明白这么小一件事为什么要吵成这个样子; 也不明白她的态度到底有什么问题;更不明白,为什么老公不能理解自己、哄自己。

两个人的吵架就这么开始了。


夫妻间吵架,有两个指向:指向自己和指向对方。

指向自己:包括想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

想要解释清楚对方对自己的误会;

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等。

指向对方:想要说服对方;

想要改变对方;

想要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

想要把情绪发泄给对方等。

就好像钟丽缇和张伦硕。

张伦硕所表达的:

用纸遮挡可能会没用,导致我很担心(指向自己); 你为什么这么敷衍(指向对方);你错了,你应该诚挚地认识到错误(指向对方)。


钟丽缇表达的:

她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指向自己);你为什么会对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依不饶(指向对方);我的态度没有敷衍啊(指向自己)。


生活中,我们发现,吵架的起因,不会有哲学问题,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伴侣因为和我们在生活总耳鬓厮磨,所以,小摩擦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因此,有人说,伴侣之间,不吵架是不可能。

这当然是事实。

以至于有很多人觉得:越吵架,感情越好。吵架,有益于促进双方感情。


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安慰。

有一个逻辑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个事情经常发生,且不能避免,我们就索性把它定义成这是对我们好的事情。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吵架,有益于双方感情的沟通吗?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不想停留在单纯的“有益还是无益”的口水仗中,我们就要深入探究到吵架背后的原因。

吵架的原因,表明上看起来——矛盾、误会、意见不一致、情绪等等

这是直接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

吵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两个人的心理模式使然。

心理模式包括:习惯、性格、偏好等等。

拿性格举例。

比如,性格非常合拍的俩人,那么,生活中会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争吵呢?

当然也会的。

但是,如果性格是合拍的,这些误会会很容易消除,不会吵到昏天黑地。

之所以会吵到昏天黑地,就是因为:生活中引发吵架的直接原因,受到了背后根本原因的支持。

所以,心理模式的差异,才是吵架的根源。


所有涉及到心理的东西,都很难改。

我们很容易看到伴侣双方因为像“牙刷头朝上还是朝下”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

如果我们只是吵这一个问题,岂不是很容易改?那还反复地吵个什么劲儿呢?

问题就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对方改不了。

为什么改不了?

习惯、大大咧咧、忘记了、不爱较真、嫌麻烦、不在乎。

这些,都是有心理模式支撑的。

所以,当我们让对方更改一个看起来很小的举动时,其实,是在让他松动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


当误会来临,讲也讲不通,我们和伴侣开始吵架。

有的人觉得,吵架有积极作用,是因为:通过吵架,可以澄清误会。

其实,解释和澄清的工作,并不是发生在吵架时,而是往往发生在吵架后。

吵架的时候,我们吵的更多的是情绪。

双方情绪高涨,怒不可遏,不吝惜说出最恶毒的话来极尽可能地攻击对方。

因为,如果情绪来了,不攻击对方,攻击的就会是自己。

人出于自保,多半会选择攻击对方。

这就是为什么吵架起来,感觉很不得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会冒出来的原因。

试想,在这么极端的情绪下,吵架的过程,对彼此的伤害,对双方感情的伤害,都是很大的。

因此,吵架伤人伤己,很伤感情。


我们再退一步讲,我们暂且把“情绪吵架”和“事后沟通”算作一个完整的吵架周期。

那么,通过“完整的吵架周期”,我们似乎看到,对于解释和澄清一些问题,吵架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我终于表达清楚了我的想法,你也接收到了。

这个事,我们说明白了。

但是,说明白不等于改的了。

这就涉及到我们前面说的心理模式了。

最好的情况是:吵了十次架,一方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好像也有点问题。

但是,意识到问题和更改问题之间,相差的不只十万八千里。

因为,从潜意识意识化,再到付诸行动,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工作。

哪怕信心很足,个人意识很强,更改也需要假以时日。

而且,很有可能永远改不掉。


所以,每次吵架,对于促进感情的积极意义是很小的,哪怕更改,也是很漫长的。

但是,每次吵架,对于感情的伤害,确是很大的。

一正一负,两相抵消后,负的占了绝对优势。

如果我们和伴侣双方本身就很合拍,那么,激烈的吵架,是少之又少的;

如果我们和伴侣双方本身就问题重重,那么,吵架,也并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所以,结论是:能沟通,就沟通;不能沟通,吵也没有用。

越吵架感情越好,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