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橘子皮等垃圾,可以做环保酵素吗?”“过程复杂吗?”近日,在许昌市魏都区大同社区,环保志愿者乔军红的环保酵素制作演示刚结束,居民们便纷纷聚拢到她身旁,问东问西。
像大同社区一样,许昌市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无废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许昌市城管局局长刘静介绍,到2019年年底前,许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达到100%,试点小区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不低于90%,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3万户。
作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一环,许昌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投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近80万吨,年上网电量1.9亿千瓦时,最大供热能力150吨/小时,为许昌“无废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7月份,许昌市出台《许昌市中心城区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按照4个标准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
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
主要包括: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和瓶罐等。
厨余垃圾
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
主要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有害垃圾
指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
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
其他垃圾
指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
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难以自然降解的肉食骨骼、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许昌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3万户。其中,魏都区1万户、东城区1万户、建安区6千户、经济技术开发区3千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千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试点小区分类设施配备达到100%。
根据日前编制完成的《许昌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要求,每个小区须至少配置一个有害垃圾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须成对配备,按每35户左右配240升的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投放桶各一个(120升投放桶按每20户左右各配备1个)。
图为目前许都广场内的垃圾桶
8月底,我们就能在试点小区和党政机关单位看到全新的垃圾桶了。
*来源:整理于许昌市人民政府网、河南日报
*版权归原作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