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光镇周庄村:多种岗位促就业,小小车间显身手

2020-04-20   智慧封丘

今年51岁的杨恒建,身高只有1.2米,是留光镇周庄村扶贫车间的“看门人”,工作认真负责,不消毒不让进门,通常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杨恒建在车间务工后,逢人便说,党的政策真好,让我这个“残疾”也能挣上工资了。采访的时候,杨恒建激动地表示:我在这里每天可以拿到80元的工资,回头会拿出工资的一半捐到村内日间照料中心,为村内的公益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怎么让这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劳动力在本村实现就业,周庄村顺势而为,想点子,出新招,把增加贫困户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推手,全面吸纳贫困人口劳动力。800平米的扶贫车间,现在入驻了两个扶贫企业三个工种,车间设置了制衣区、口罩制作区、手工织布区,工作岗位品种多样,全村23名可就业贫困群众全部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一人车间上班,一户不愁脱贫。” 目前,周庄村23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已在车间务工,月工资均达到600元以上,最高的能拿到2000多元,真正地实现了就业增收,为助力本村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何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又能让他们的钱包真正鼓起来,正是我们创办这个车间的初心,因此我们的厂子也叫初心制衣厂。”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恒全介绍说:“根据咱农村实际情况和人员能胜任岗位情况,制衣、点焊口罩、织布可供选择,目前吸纳贫困务工人员月工资从600到2000多元不等,还可享受奖励性补贴,薪酬待遇有保障,务工群众很满意,真正实现了不出村、有活干、有钱赚。”

来源:相思留光

监制丨周玉廷 审核丨贾自旺 编辑丨蔡峻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