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每天都会有人辞职。教师辞职,与其他各行各业辞职本无什么区别。但名师辞职,却总会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是名师炒作,有人说这是大家对名师辞职的惋惜。
数位名师辞职真的不会对教育造成多大影响,但的确留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
名师辞职,并不是你想象那般轻松和任性。
在深圳,教师待遇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放弃眼前一切待遇,并不那么容易。三尺讲台,承载了一位老师的青春年华,留下了太多温暖的记忆,放弃三尺讲台,对于一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而言,也不那么容易。
熊芳芳老师昨日发文自述,辞职之事考虑了两年之久。今年5月19号才提出辞职,两年的思想斗争,说明她心中也是充满矛盾的,心中也多有不舍。一方面追逐情怀与梦想,另一方面又在考量“损失”:31年教龄、丰厚的退休金,体制的安全感等等。
为什么选择在5月19号上交辞职报告,熊芳芳老师说,5.19谐音就是“我要走”,尽管第二天就是“5.20”,在退休前的最后七年任性一把,情怀一把,让很多人佩服且羡慕。
熊芳芳老师回应网友。
这位深圳名师已经搭建好另一个平台,教师的平台不仅仅在三尺讲台。
熊芳芳老师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工作搭建好了平台,和众多人的预期一样,她将从事在线教育,同时也接接受各方邀请讲课,从学校的三尺讲台拓展到更广阔的平台。
有网友说,老师离开了学校这个平台,什么也不是。
但我们要明白,一位老师的平台,真的不只是囿限于学校教室的三尺讲台,还有很多平台。
想必大家对人大附中的网红教师李永乐都很有所闻吧。李永乐老师在北大读本科,清华读研究生,可谓真正的学霸。他后来去人大附中当老师。一边教书,一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科普,年收入过千万元。李永乐老师没有离开学校的平台,但同时在其他平台上大展拳脚。
这就是知识变现。
翻开熊芳芳老师的履历表,和很多名师一样,她有许多头衔,也有许多成果:专栏作家,生命语文的首倡者及践行者,首届全国中学语文十佳教改明星,首届全国文学教学名师,全国青年教师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得主,众多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辞职的底气和未来找工作的实力,这就是辞职的“本钱”。虽然有时我们会对名师不以为然,因为的确有些名师徒有其名,但有很多名师是名副其实的。
熊芳芳老师。
即便离开,也要感谢学校这个平台,感恩学校这个平台
熊芳芳教师在辞职报告那一句“生命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略带悲情色彩,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名师熊芳芳老师虽然找到了更广阔的平台,但一定要感恩学校这个平台,因为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如果没有学校这个平台,没有一届届学生相伴,没有家长的认可,没有同事的支持,没有领导的赏识,没有“别人的安排”,熊芳芳老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不可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也不会有今天的辞职的底气。
同时,这也给我们启示。很多老师都有辞职的念头,但要想跨出这一步,除了如同熊芳芳老师那样无生活后顾之忧之外,还得如她那样有真材实学,真材实料。如果真的打算辞职之后去在线教育平台,或者去课外辅导机构,如果你是货真价实的名师,不用你东奔西走到处去找工作,工作会自动找上门来。据熊芳芳所言,她的辞职报告发出来不久,希望跟她进行合作的电话就没有停过,这是就是“名师”的影响力,不服是不行的。
所以对于年轻老师而言,熊芳芳老师辞职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好好利用学校这个平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教书的同时也要智慧地教书,沉淀教书的技巧和思想,如果某一天,自己也想辞职去看世界,心中会更有底气。
你有多优秀,就有多自由,这话是有道理的。
为每一位坚守的老师点赞。
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同熊芳芳老师这样,让我们为一直坚守三尺讲台的老师致敬
好的,我们把眼光从名师身上转移一下,转移到千千万万普通老师身上。
他们身上或许没有耀眼的荣誉和光环,但他们坚守着三尺讲台,呵护着一届又一届孩子一路前行,他们身上有很多故事我们并不清楚,但在学生的心中,他们就是名师。
从小学到大学,对于一路陪伴的老师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因为你们,我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温暖,有感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EWuPXIBiuFnsJQVzU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