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为啥?
为了拼个输赢。
身高要拼、颜值要拼、学习要拼、爹妈要拼……
装扮更要拼,不仅要拼,而且要赢。
采访过许多90后,他们都是从经济发展前期走过来的,小时候穿件新衣服,感觉像过年。
长大了,他们觉得特别委屈,为什么不能穿出个性?我的孩子,一定要有多好看,就装扮的多好看。
而且,现在是个"颜值时代",怎么能在外表这一块输人又输阵?
这种心态好理解,但不能苟同。
"不时尚宁勿死"!
这是北京的宝妈暖欣的格言,作为中产辣妈,她花在装扮上的钱,足够在二、三线城市买套房。
不仅她自己要时尚,在有了儿子之后,她把这份精致,完完全全地用在了孩子身上。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后,每天光是出门就要花40分钟打扮,从头型到穿搭,只要不要求穿校服,就一定要把孩子塑造成幼儿园最靓的仔。
为此,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和她沟通,但她就是固执己见。
结果导致,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不敢跟她儿子玩,因为孩子穿的衣服真的很好看,同样,也都很贵。
有次同学和她儿子玩,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她带着儿子上门找对方家长理论,要求赔偿。
哪个父母再敢让孩子跟她儿子玩?所以,注定这样的孩子没朋友。
李玫瑾教授一直以"铁血育儿"著名,她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有个性和特点,因此特别受广大新手父母的欢迎。
因为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往往能给父母很好的启发。
比如,她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关于孩子打扮的问题。
她认为,孩子在最天真的年代,家长不要把他们打扮的太好看,只要得体大方,干干净净就可以了。
特别是男孩,被许多家长打扮的过分之后,价值观都产生了扭曲,看着这些年幼的孩子,说着早熟的话,让人担忧又心疼。
一个10岁的男孩子,因为颜值高,有着深深的双眼皮,白净的皮肤,清爽的面孔,被父母带着当期了童模。
为了让孩子更有机会当上童模,从小就能挣钱,父母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已经给他各种打扮,孩子又小又帅气的名声传了出去。
最后,确实让父母得偿所愿,孩子10岁已经在童模圈变得很有名,给父母挣了不少钱。
但"凝望深渊,深渊同样在凝望你",沉浸在物质浮华中的孩子,开始不思进取,钱来的很容易,他觉得只用这样慢慢长大,再娶一个好看的老婆,人生就很完美了。
实际上呢?
童模时代,很快就会过去,跟未来的成年人竞争模特资源,底气是什么?
许多童模因为过气,失去收入的同时,缺少当时应该拥有的学习机会,丧失了社会竞争力,从此一蹶不振,吃完老本就变得抑郁。
李玫瑾教授说的有错吗?没有。
女孩因为天生爱美,反而不会因为打扮造成未来极大的影响,而且女孩好看,在大众观念里,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男孩,本来应该奔跑在绿茵场,在篮球场挥洒汗水,却被父母强行打扮得很精致,身上不许脏污。
这还是男孩吗?
况且,正常男孩在成长的过程里,家人灌输的是"责任";
而这些贪图"打扮"的男孩家里,父母灌输的是"好看"。
这样的两种价值观,是没办法成为朋友的,但正常的男孩家,毕竟是大多数。
你希望自己儿子变得孤僻吗?
所以,让男孩尽情奔跑,不要用时尚捆绑了他们的双腿。
你喜欢给自家儿子打扮的很时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