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在不断思考和尝试通过哪种技术或手段,达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期质量、管控项目进度,优化协调资源配置的目的时,BIM可以解决这一难题。BIM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众多的优势,如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等。
BIM技术应用在现代道路设计上有哪些好处呢?
1. BIM给道路交通设计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项目设计方案,用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工具和管理方式,推动道路在设计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
2.全新的设计方式。设计者可以在同一界面下综合、 实时地参考道路平面、 纵面、 横断面、地质、 土方、 三维模型等要素完成选线和路线设计工作。
3.提高各个阶段的设计质量,减少错误率和返工率,提高各专业的协调度和匹配度,具有针对性,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符合项目的地形特征。
4.道路项目包含众多的设计专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例如:交通工程、路线、基面、隧道、绿化、道路照明、桥涵、各类管线、排水等多个设计专业。
各个专业可以共同创建、使用一个BIM平台,达到满足各专业的需求,同时又将各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最大价值,实现协同设计,减少各专业之间出现设计冲突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建设覆盖区域逐步扩大,对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道路工程和一般建筑项目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建筑项目受地形限制的因素较小,但道路项目很大程度上要依据所在的地形,有针对性的去建设,既要达到安全系数高,又要绿化环保,促进可持续发展。
如何将BIM技术应用到道路工程中?
1.建立道路信息模型
直接利用道路几何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地形数据,构建准确的地面、 道路以及桥隧等的三维实体模型,再利用卫星或者航空数字影像进行模型贴图处理后,营造出公路虚拟现实空间。该项技术完成了对BIM基本信息模型的构建,是其他应用开发的基础和平台。
2.公路参数化自动建模
道路整体三维模型、构造物三维模型(如桥梁、隧道、涵洞等)、附属设施三维模型(如道路的护栏、里程路标、路灯等)
3.空间行车视距分析:利用虚拟建造技术,构建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实现新建/改建道路视距指标的检验与校核。
4.地质三维重构:通过分析地形,选用最佳的路线方案(绕行或者开凿隧道)。
BIM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有六大阶段
主要应用在:勘察设计、建设施工阶段
运营管理主要体现在:实时监测道路情况,发布路况信息;及时监控道路事故;利用移动端的设备,可以做好日常巡查和移动办公。
道路养护:通过大量的客观公路数据信息,结合一定的养护资金,计算和制定出科学的养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