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平凉华亭 安口陶瓷制作工艺

2019-10-22   平凉日报

陶瓷工艺是华亭民间手工技艺的一种,其制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追朔到西周初到西汉平帝年间,当时烧制的陶器主要以生产生活用具和墓葬品为主,生产形式由民间自行烧制,分散进行,窑地分布在安口、砚峡、河西、策底一带,到了明代,窑址从安口杨家沟扩展到砚峡等许多地方,到了民国时期,华亭安口窑成了重要的制瓷基地,当时有瓷窑50余座,窑场遍布杨家沟、庙沟、赵空沟、窑头镇等12处。由于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华亭成为全国六大陶土生产地之一,而且也成了名闻全国的“陇上窑”。

正如全国陶瓷业发展的高峰之所以出现在明清时期,乃是由于有一个数千年漫长过程和积淀一样,华亭“陇上窑”“安口窑”在这一时期名声大振,无疑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华亭陶瓷历史久远,据徐霞客记载:“华亭陶瓷两千年前制烧实在,窑头镇(今安口高山)所烧土瓷自秦虞瘀父,为周陶正创迄今。”华亭土陶据赵时春所考,始于周秦之际,周时秦虞瘀父陶为瓦瓷,黑瓷则为瓦瓷进化之一种,历史最久。

华亭陶瓷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制瓷工艺不断提高,烧制的瓷器由缸、盆、罐、坛逐渐向普瓷、细瓷发展,但制瓷工艺仍以手工制作为主,其主要制作工艺有四种方式:一是将捏成的陶制品施釉装入匣钵内,用烧砖瓦用的直焰窑高温烧成陶瓷。二是将陶瓷原料加工成泥后,靠手搅石轮旋转之力量,人工在轮盘上手工制作各种陶瓷产品。三是将泥料加工成细浆,倒入石膏模具,待泥附着在模具上后将模具打开,产品取出修光烧成。

华亭陶瓷工艺流程复杂,工序要求严格,这都是陶瓷艺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掌握的,一般现代机械很难代替,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华亭陶瓷在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平凉文旅

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朋友圈”。

微信号: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

出品:平凉日报融媒体中心

编辑:孙娅玮

技术:崔烘奖

监制:江冠洲

法律顾问:张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