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电竞群体,走入行业镁光灯下,并夹带“学霸”身份与对游戏的激情。
2020年11月,英雄联盟S赛总决赛当天晚上。四川大学电竞社社长李佳怡组织了电竞社上百名社员,在川大一间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多媒体教室举办线下观赛。
时间穿越一年,近百名武大电竞社的社员因为S11聚集在武汉一家酒店会议室里,手上挥舞着荧光应援棒,随着比赛的进程以及EDG战队的每一次出色发挥而发出阵阵欢呼。
让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个性不尽相同的学霸甘愿在电竞社,除了爱好,自然还有一套自洽的逻辑。
在武大电竞社,从不缺少传奇故事:电竞社从无到有,全程参与建造的学长;举办各类赛事,从万千学子中筛选出合格人选的学姐;还有人率领校队四处征战,为武大电竞社在大学电竞圈获得显赫声名。
电竞的故事正在更多大学校府翻开,热潮以及资本化诱惑下,大学生电竞未来方向成为话题——究竟是面向社会吸引资本,还是回到初衷弘扬体育精神?
大学里的“线上博弈”
4月11日,当北京大学“未名”战队以0:3输给中山大学“Loi Gongdong Da”战队,最终无缘由斗鱼举办的“DOTA2受教杯”总冠军时,在北大研究生寝室里的橙汁停下手里的鼠标,深深地叹了口气。
对于从高中就喜欢上这款游戏的橙汁而言,Dota2几乎是自己青春中重要的一环。在参加此次比赛前,他曾幻想过自己随队夺冠的狂欢,也想过失败出局后的落寞。但当结局真正到来时,却发现并没有预想般那样难以接受,只是内心深处无比失落。
决赛当天,远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Chaibot和身处重庆大学的PO3,尽管各自所隶属的战队早已被淘汰,但都通过直播看完了整场比赛。毕竟对于他们而言,Dota2实在太特殊了。
在那个还没有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的年代,Dota无疑是每个喜欢MOBA类游戏的少年的最爱。每每打开电脑,进入界面的那一刻,这里就是他们的乐园。
多年前,橙汁在同学的带引下接触到Dota2。尽管这款游戏对玩家意识和操作要求颇高,却让他体验到线上博弈的乐趣。那段时间里,橙汁每天做完功课就会迫不及待地登录游戏,拉上等待多时的小伙伴们尽情开黑。
随着新一代MOBA游戏的崛起,Dota2逐渐落寞,身边的朋友也纷纷转投阵营,橙汁却依然坚持,“Dota背后代表的意义太多了,不可能轻易舍弃。”
同样早在1995年就开始逐步接触红色警戒、CS、魔兽争霸等竞技类游戏的Chaibot,也曾迷上Dota2。在Dota2刚刚公测的阶段他正在读博士,恰好这一时期他需要作为助教经常给本科生代课。在课外交流中他偶然发现,这些和自己没有太大年龄差距的学生,很多也喜欢Dota2,并因此成为了朋友。“当时北航还没有电竞社,众多游戏爱好者组建了个QQ群,经常约在一起打游戏和聊天,算是学业外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Chaibot告诉记者。
和他们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PO3。在考上重庆大学的那一年,PO3因为在一次线上赛中凭借出色的技术被国内一家Dota2俱乐部相中。在参加试训后,对方当即发来邀请函。PO3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答应了下来。
在说服父母后,2019年9月,PO3以休学一年的方式,开起自己的电竞职业生涯。尽管这次经历仅有短短的9个月,却让他记忆深刻。从业余玩家到职业选手身份的转变,让PO3对游戏的理解得以蜕变,也加剧了对游戏的热爱。
“对于国内很多MOBA类玩家而言,Dota2算是初心。尽管当下无论热度、影响力都‘退居二线’,却代表着自己难以忘却的青春。”一位高校玩家如是说。
失利和坚持,“遇到过太多骗子了”
电竞行业的爆发,让越来越多平台、游戏商重视起高校平台来。自然,电竞社随时会收到外界赛事的邀约。
此类赛事难免鱼龙混杂。2021年的一天,一家赞助商找到川大电竞社社长李佳怡,声称自己将举办一场由上千个高校参与的“英雄联盟高校赛”。沟通中,对方表示手上有拳头公司所授权的官方文件,希望川大电竞社能积极配合。并提出“准时参赛”、“不能代打”等诸多要求,甚至警告说一旦发现代打,将联系学校进行处分。
李佳怡很快发现蹊跷,对方不但迟迟拿不出“官方文件”,甚至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其中一个负责人直接跑路。不得已之下,只能草草终结比赛。
“遇到过太多骗子了。”Chaibot告诉记者,多年前他也曾率队参加过一次北京线下网吧赛,赞助商承诺奖品丰厚,其中不乏各款电竞设备。赛后却告知奖品不足发不了。尽管最后得以解决,但也让他从此对类似赛事抱着极大的警惕。
“经常接到各种商业赛事的邀请。”尽管无数次接到外界电话,但小福始终对参加类似赛事兴趣不大。一方面担心对方目的不纯,一方面也不希望把社团变成过于资本化,“还是希望电竞社能在相对纯粹的环境下发展。”
事实上,收到“受教杯”发来的参赛邀请时,Chaibot也一度怀疑过赛事的正规性。
如今他已在另一所高校任职,仍一直关注着北航电竞的发展。开赛一个月前,北航学生找到他,希望由其担任领队。然而Chaibot内心却有些犹豫。这些年来,电竞的爆发让市场涌现出大大小小的赛事,其中鱼龙混杂。“发生过太多次学生一腔热情,最后却被主办方欺骗的情况。”Chaibot告诉记者。
直到斗鱼在官微上发布了正式通告,北航电竞社再次联系Chaibot后,他才最终答应了下来。
“全民电竞”时代,大学生或成主力
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电竞游戏用户规模在2021年达到4.89亿人,这也意味着“全民电竞”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作为电竞参与者最多的人群,大学生无疑被从业者们关注。2019年,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曾公开表示未来将举行大学生冠军杯,邀请所有学生一同参与。
记者了解到,此次“受教杯”期间,不但16所顶尖高校派队参赛,来自学校同学的各项“花式助威”也在网上引发热度。其中“北大清华DOTA2神仙打架”、“中山大学夺冠”等话题更是屡次登上热搜榜,成为高校学子关注的焦点。
“武大电竞社里很多社员都是‘学霸’。平衡学习与爱好,这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的,让两方面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效率。”小福说。如今,他们正在忙碌地参加斗鱼举办的湖北电竞高校选拔季。
近年来行业的迅猛爆发以及职业化趋势,让电竞得到更多关注,但人才的稀缺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瓶颈。
“电竞在未来需要更多专业、高水准的人才。让行业越发规范化。”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
事实上,早在2016年9月,教育部增补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电竞方向的专业。
有媒体报道称,申报电竞专业的院校,从2017年的17所增长至2018年的51所。2018年开设电竞专业和方向的院校及社会机构共有27家,其中专科院校有19家,占了一半以上。两年来专科院校的电竞专业陆续招生上千人。
记者查阅院校名单时发现,在全国开设电竞专业的院校,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知名大学。
而在2019年4月,人社部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备受关注的应属“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
据公开数据显示,电子竞技运营师求职群体的平均年龄为22.9岁。在电竞行业出现爆发的2019年,存量人才增速是全行业均值的5.2倍。其中,22岁和23岁的年轻人占比总计达29.7%。
但面对如火如荼的大学生电竞产业,多位受访者保持着清醒。
李佳怡时常就“大学生电竞的本质”和同学进行讨论。在她看来,大学生电竞发展方向究竟是面向社会吸引资本,还是回到初衷弘扬体育精神,如今还比较模糊。如果未来希望得以更好的发展,需要明确大学生电竞的位置。
而在Chaibot看来,如今大学生电竞氛围尽管相对多年前有了长足进步,但仍略显不够。
“不少机构表示希望在比赛中挖掘新人,其实这不太现实。”Chaibot说,大学生电竞应该是改善游戏环境,让大家投入更多的激情,而非单纯地盲目炒作。
来源:新京报
作者:覃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