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闵行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努力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入群众倾听“真民意”;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坚持解决问题的根本导向,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
“今日闵行”推出“调研手记”栏目,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调研成果,力求成为闵行“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和“三个紧密结合”的真实记录,助力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本期关注古美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书记吕小兵的调研手记。
精“智”化管理,让街面有“颜”又有“序”古美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书记吕小兵
街面管理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文明的题中之义。2023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经济的回暖,市民群众对街面秩序的投诉数量有所上升。如何在有力、有序、有效回应市民群众合理诉求的同时助力营商环境的提升,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件大事。
吕小兵(左一)
实地走访确保街面情况“全面掌握”
古美区域面积约6.5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主要道路14条,街面商铺2000余家,地铁站点2处。商铺经营服务范围涵盖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为居民们提供了生活便利。但跨门营业、占道设摊、部分商铺门前“脏乱差”问题仍时有冒头,给居民带来了不少烦恼。
巡查执法确保街面管理“严而有效”
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研,我与中队班子成员制定了街面三级动态巡查制度。通过合理分配人员力量,采取车辆巡查与徒步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日常巡查、重点路段及重点时段巡查、专项检查为抓手,加强街面市容秩序管理。
在日常管控之余,中队还调整勤务模式,确保对辖区内街面秩序问题管控到位、整改落实到位。
送“法”上门确保法律法规“广而告知”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街面商铺中的从业者大都忙于生意,无法及时全面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经常存在利益驱使下的侥幸心理,再加上普法宣传的渠道有待拓宽,导致了制度的落实遇到了一些阻力。
我结合主题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发展献一计”,提出了在街面开展“城”法有约、送“法”上门的想法并加以落实。中队在“顽疾”较多的点位,配置2—3名执法人员,以每周定岗定点定时“巡查+普法+执法”,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精准普法;还把握“学雷锋法治宣传日”“民法典宣传月”“715城管公众日”“12•4宪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法宣计划,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发放资料、现场答疑,在普法的同时收集并解决与周边居民息息相关的“身边事”。
数据赋能确保违法行为“现而易见”
为了让街面管理更加高效,我们中队结合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优化智慧街区管理新模式。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中队将勤务指挥室“嵌入”街道城运中心,将执法队员“嵌入”辖区网格治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执法衔接。
针对古龙路龙茗路上生鲜菜店投诉集中的现象,我们通过跨门经营管控场景对该点位进行实时云端巡查,自动识别跨门经营等违法现象。当系统推送相关违法信息后,执法队员确认并实时锁定违法行为,对屡劝不改的当事人进行精准处置,构建了取证、处置、处罚到执行全流程“非现场”办案闭环,变被动投诉为主动发现,有效维护了街面的整洁、优美。
长效监管确保街面“活而有序”
我深知升温的经济也“呼唤”着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在中队,除了开展日常巡查以外,还依托街面网格主动走访、联合监管、“路管会”约束,对占道经营、跨门营业的商家优先采取耐心询问、普法教育、劝阻引导、限期整改等方式,做到分类管理、审慎使用处罚手段,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下阶段,中队在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将不断践行“人民理念”,疏堵结合,宽严并济,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让“烟火气”里持续升腾起“文明范儿”。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