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进入状态难?这份“活力攻略”助你精神满满

2024-10-09     西安新闻网

七天国庆长假结束了,虽然已经正常复工,但依旧有不少人近期莫名感到心情沉重、情绪失落、疲惫、乏力、头晕,好像身体被掏空……当心!你可能中招了节后综合征。节后如何切回工作模式?日前,记者联系采访了心身医学科专家支招。

到底什么是节后综合征?西安唐城医院心身医学科李娜医生解释说,这是指在假期结束后,由于重新适应工作或学习生活,而出现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症,也称为“假期综合征”。从医学角度来讲,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病症,更多的是对一种消极状态的调侃,大家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萎靡、浑身乏力、神思恍惚、心不在焉、食欲不振、心情忧郁、睡眠紊乱等。

如今,越来越多人容易患上节后综合征。最根本的原因是节假日生活节奏被打乱,破坏了身体惯有的生物钟。“当我们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节奏不再那么紧张,沉迷电视、网络,聚会、娱乐玩耍、外出旅游;加之节日期间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容易导致功能紊乱。假期结束后,我们要再次面对工作的压力,心理和身体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身心失衡就会产生综合征症状。”李娜说。

需要注意的是,节后综合征不只出现在假期结束,还可能在其他长时间休息后出现,比如病假后返岗,生活规律的瞬间颠覆。并且节后综合征不仅限于在打工人中出现,学生、自由职业者等人群都有可能中招。相较于2~3天的周末或假期,7天以上的长假后更容易出现节后综合征。

李娜支招,快速缓解节后综合征可以从日常饮食起居方面试试这几招:

1. 学会提前给自己一个缓冲期

随着假期结束要慢慢调整作息时间。假期将要结束时,可以抽些时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情,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如阅读、思考,会有助于走出休闲、懒散的状态。刚开始上班时,要注意心理上的平稳过渡,学会转移注意力,将精力逐渐放在日常工作中。

2.规律作息让身心快速调整状态

学会自我调节,适度进行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尽快恢复到原有的生活状态。可以尝试每天1次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强度以疲劳感能在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保证睡眠缓解疲劳。尽量早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入睡前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可借助热水泡脚、轻按头部、欣赏音乐等方式调整,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清淡饮食多喝水。建议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饮食上坚持“少盐、少油”原则,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帮助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3.适当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和自己对话,无论对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的内心都会自动接受和记录,进而决定面对类似问题时产生的情绪及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所以,为了快乐地生活、工作,建议日常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江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8d16ed7b5c96dea38965c71ab64e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