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登股份IPO: 资产、高管均来自已退市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仍用过半募资扩产

2023-11-17   搜狐财经

原标题:双登股份IPO: 资产、高管均来自已退市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仍用过半募资扩产

(图片来源:双登股份官网)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冯圆圆

继浙江国祥之后,又有一家拟上市企业被质疑“新瓶装旧酒”。

日前,正在冲刺创业板上市的储能电池企业双登股份更新了上市文件,其中包括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

双登股份的此次上市,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此次质疑,源自双登股份的储能电池业务来自已退市上市企业隆源双登。

无独有偶,双登股份的管理层及实际控制人也均来自隆源双登;截至目前,“双登”品牌仍是双登股份的优势品牌,而该品牌曾属于隆源双登所有。

核心资产来自已退市上市公司?

11月3日,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登股份”)更新了上市动态,回复了深交所对其发行上市的问询函,其中便包括对双登股份部分资产的发问。

与此同时,在雪球平台中,有投资者发现双登股份的资产与已退上市公司长城国际动漫游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动动漫”,[000835.SZ])关系密切;并质疑,双登股份是长城动漫的包装再上市。

从双登股份的历史沿革来看,其核心资产确与长城动漫有关,但二者之间的关联仅限于相同的股票代码。

2014年长城动漫借壳上市,从四川圣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圣达”)手中接过了[000835.SZ]的股票代码;而四川圣达之前,[000835.SZ]的股票代码则归北京隆源双登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源双登”)拥有。而与双登股份核心资产拥有密切关联的企业,正是最初使用[000835.SZ]的隆源双登。

事实上从历史沿革来看,如今的双登股份更像是隆源双登的再上市;而如今其部分资产则来自于隆源双登2004年卖壳四川圣达之时所剥离的电池业务。

双登集团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是为整合实际控制人杨善基、及其子杨锐手中优质电池资产所设立的平台。

成立之后,双登股份自2012年至2014年陆续收购了实际控制人杨善基及其子杨锐控制的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双登”)、江苏富思特电源有限公司(下称“富思特”)、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南研院”)的部分固定资产。

而江苏双登、富思特、南研院均曾经为已退市上市公司隆源双登控制企业;但双登股份仅认定其自江苏双登收购的部分资产可能来自于隆源双登,而南研院、富思特未包含在内。

回看隆源双登,1996年隆源双登在收购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下称“双登电源”)70%股权后,便开始以“双登”品牌开展电池业务;随后设立了南研院、收购了富思特,并以此为基本盘进一步开展电池业务。

2004年,隆源双登卖身前后,江苏双登先后收购了隆源双登下属从事电池业务企业的股权,其中便包括双登电源;自此,隆源双登不再以“双登”品牌从事电池相关业务,而江苏双登则开始以“双登”品牌开展电池业务。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目前,“双登”品牌仍是双登股份的优势品牌。

除了资产外,双登股份的管理层也大多来自隆源双登。

具体来看,实际控制人杨善基曾任隆源双登董事兼副总经理的职位;1995年9月至2010年1月,杨善基在双登电源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职位。

双登股份的股东之一祝士平,曾在隆源双登担任副总工程师一职;在双登电源担任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

董事钱善高,1995年至2003年曾在双登电源担任董事、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董事杨宝峰,2001至2005年也曾担任南研院所长一职。

24年后,核心业务变化几何?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双登股份以储能电池为主营业务,其主要产品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户用储能及电力储能等领域。此外,双登股份也存在部分UPS、启停电池等其他电池类业务。

由于产品特性,双登股份的客户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国有企业;还包括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大型通信设备商。

2020年至2023年1-6月,双登股份通过前五大客户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42%、45.76%、55.29%和 53.18%

从收入结构来看,铅酸电池所贡献的收入均在50%以上;截至2023年1-6月,铅酸电池贡献收入12.05亿,占比53.9%。

(数据来源:问询函回复)

而双登股份的“前身”隆源双登,则同样经营“双登”牌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领域;2002年隆源双登的电池产品实现收入1.97亿,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为91.24%;隆源双登于1999年登陆A股,与24年前相比,双登股份的营业收入仍以铅酸电池为主。

双登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铅酸电池仍是其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近年来双登股份锂离子电池业务的增长则较为明显、复合增长率为30.13%;2020年至2022年双登股份的锂离子电池贡献收入占比从33.92%升至38.28%;2023年1-6月,双登股份锂离子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3亿。

其中,2021年双登股份锂离子储能电池收入规模出现下滑的原因主要为当年锂离子电池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开始大幅上涨。

除了锂离子电池外,双登股份的铅酸电池业务的盈利水平同样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21年其铅酸电池同样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导致收入规模、毛利的下滑。

在双登股份的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较高,2020年至2023年1-6月分别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为83.75%、83.33%、83.96%和84.53%。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原材料价格水平对双登股份的业绩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2004年,双登股份“前身”隆源双登的通信电源业务收入分别实现收入1.97亿、1.25亿及7974.60万。据隆源双登解释,彼时其业绩的下滑除了受到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此外,2020年至2023年1-6月,双登股份的锂离子储能电池产能分别为0.65GWh、0.81GWh、 2.41GWh 和2.11GWh;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26%、53.97%、46.63%和 68.26%。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双登股份锂离子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一方面并未饱和,另一方面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双登股份却拟将此次募得资金的55%、金额8.76亿用于年产2.5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