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代言复兴路1|80后“海归绣娘”府涵璐:奋力织出乡村振兴“锦绣图”

2024-10-13     扬子晚报

开栏语: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好农村路”的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十年奋斗,阡陌通途。沿着总书记的指引,如今14万公里农村公路延伸至田间地头,描摹出江苏大地最细微的脉络。在乡村振兴的复兴路上,一个个曾经“跳出农门”的知识青年,踏着崭新的农路回乡。这批见过都市繁华的“80后”“90后”,何以选择重新扎根泥土?扬子晚报即日起推出“新农人代言复兴路”系列报道,听新农人讲述自己脚下走过的不寻常之“路”。

轻绣森林

府涵璐

府涵璐出生在苏绣发源地之一的光福镇涧里村,父亲是从事园艺栽培的高级技师,母亲则是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留学英国并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府涵璐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2020年,她在家乡成立了苏州市吴中区遇涧乡土工艺专业合作社,成为苏州第一家由海归女性领办的民间工艺类专业合作社。

“轻绣森林”依托环太湖公路

府涵璐深知,要让传统的苏绣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创新和现代化转型。因此,合作社中不仅保留了传统刺绣的工艺,同时大力设计创新,将苏绣与现代生活用品、服饰、首饰等合,开发了多种苏绣文创产品。

在创业的过程中,府涵璐深知要让传统的苏绣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创新和现代化转型。因此,她在合作社中不仅保留了传统刺绣的工艺,同时大力推动设计创新,将苏绣与现代生活用品、服饰、首饰等相结合,开发了多种苏绣文创产品。她的团队至今已获得2000余项原创作品版权,并荣获多个设计奖项。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坚持品牌化发展道路,推动苏绣在市场中找到更多应用场景,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商业化的有效融合。

府涵璐

涧里村曾是一个相对偏僻的小村庄,环太湖公路苏州段的开通,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为府涵璐的苏绣产业和乡村旅游带来了大量客流。她创立的“轻绣森林”共享农庄便是依托环太湖公路的开通,逐步发展壮大。

“轻绣森林”是府涵璐将苏绣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代表项目。农庄内有苏绣主题茶空间、苏绣体验课堂、江南文化展示馆等,不仅展示了苏绣的精湛技艺,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农庄开业以来,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带动了绣品和农产品的销售,预计年综合收入突破300万元。府涵璐说:“这条环太湖公路不仅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也为我们的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我们走向乡村复兴的致富路。”

交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兴起,也为村里的农民带来了更多增收机会。随着“轻绣森林”的游客数量增多,村民们自发开设了农家乐和民宿,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业态。府涵璐与合作社还积极帮助村里的困难妇女和年轻人加入苏绣的传承队伍,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经济独立和自我发展。

苏绣元素“织”进网游

如今,府涵璐将苏绣带到了更远的地方,中法文化论坛、国际时装周、投洽会等都能看到府涵璐身着苏绣的身影。2024年,府涵璐与母亲府向红一起与腾讯游戏开发设计了《冲呀!饼干人王国》的典藏服装。

从致富路走向时装周

同时,府涵璐还积极推动苏绣的国际化传播,她在合作社中成立了中英双语刺绣培训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前来学习苏绣技艺。

府涵璐的创业故事,是新农人返乡创业的缩影,也是文化与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苏绣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并逐渐形成了“苏绣+农业+旅游”的产业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未来,府涵璐计划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推出更多结合苏绣与时尚的创新产品,并进一步推动苏绣文化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她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带动更多乡村实现产业振兴,也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乡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她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乡村振兴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美编 冯晨禛

校对 王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8caad024a3175bcbd9d38c96cf3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