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背后是以爱为名的压榨,少女为爱19年连生14子后,死在产房

2022-03-20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泰姬陵背后是以爱为名的压榨,少女为爱19年连生14子后,死在产房

权力者对爱情的炫耀方式总是伴随着挥金如土,声势浩大,委员长为宋美龄种下的梧桐树让人们艳羡,他不会是第一个高调炫爱,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闻名遐迩的泰姬陵大有与其一争高低的意味。

印度给人的印象一直都很不“安全”,挑战人类健康极限的食品制作,女性最抵抗的地方,这样一个充满偏见的地方却有一所被爱充斥的宫殿,强烈的反差让这座宫殿背后的故事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皇室的爱情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传统,也是庞大的印度人群赖以生存的纽扣。

在印度的人心中,听法律不如听姓氏,看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如听一个人的姓名,倘若一个婆罗门姓氏的男人进行求偶,基本上事半功倍,那这样的身份配上皇室贵族明显是一个典型的“钻石王老五”。

印度剥削女性的标签基本上是定型结论,家庭当中女性从妻子到母亲的变化并不会让女性的权益得到改变。一生劳碌是绝大多数妇女的特征,沉默忍让是她们求生的必要技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尊重的女性少之又少。

泰姬陵的主人——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一生受国王宠爱,吃穿不愁,生活更是养尊处优。国王为了能够和她厮守,自她以后再无娶妻。泰姬陵作为少女最后的安葬之处极尽奢华,可想生前的日子是多么美好。那么少女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十九年的婚姻生活生产14个孩子,38岁就和世界告别,这是她为繁华生活付出的代价。

国王的爱妻

泰姬陵很美,但是大家也不能忽视最后的“陵”字,泰姬陵本质上是一座陵墓,尽管外表富丽堂皇,但是这都不能隐藏泰姬陵是一个专门给死人居住的地方。泰姬陵确实和一段凄美爱情有关,它的主人是莫卧尔帝国时期的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

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并不符合印度的种姓制度,但是相中她的人却忽视了所有束缚他们的羁绊。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的恋人是王子沙·贾汉,十五岁刚刚进入青年的王子和十四岁就出落得肤白貌美的波斯少女在命运的安排下恋爱。

十几岁的一见钟情一直到二十岁才终成眷属,意气风发的王子和美丽娇俏的波斯少女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对。到这里为止,一切确实看起来像是美好的童话故事,但是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王子的身份不只是给了少年尊贵的身份,还有王室经常有的斗争。

王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成婚以后让他全神贯注如何夺得王位,尽管因此被流放,但是在他的势力的支持下,他最终还是登上宝座。少女阿姬曼.巴奴陪着王子一路走来,从王子变成国王的转变中,少女从糟糠之妻变成了掌上明珠,夫妻恩爱,一时风光无限。

国王的爱在现代看来是非常有负担的,波斯少女从结婚以来就得到了国王的专宠,十九年的时间生下了十四个孩子,平均一年多几个月的时间就要生产。这样的频率加速耗空了波斯少女的生命,38岁时便离开人世。

是爱还是剥削

如此一看,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得到国王的爱是事实,但是以爱为名的压榨让背后的故事看起来并不是浪漫的粉色泡泡,相反还带着一丝残忍与压榨。古时候的医疗水平远远没有当今的水平发达,就算是放到现在,一对夫妻生养十四个孩子也会倍感压力,那么波斯少女是否又会有这样的感受?

印度一直倡导多子多福的理念,国王受到影响也不奇怪,但是倘若一定要说双方拥有爱情,那么对真爱的伴侣也更应该呵护才对。生产对女性的影响非常大,一次生产,十级痛苦,基本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甚至有的妈妈是真的没能走回来的。

十几个孩子对于波斯少女的身体也是极度消耗,国王的爱意也变成单方面的欲望输出,对于爱人的身体并没有顾及。时代对爱的理解也许不一样,波斯少女去世的消息从远方传来的时候,国王还正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得到消息以后大受打击。

皇室的不幸在于斗争永远不会结束,十四个孩子的数量加深了觊觎皇位者的焦虑,弑兄杀弟的惨案在国王的眼皮底下发生,长达九年的时间,国王被自己的儿子束缚在泰姬陵对岸的八角宫内,他只能靠着仰望窗口的泰姬陵来聊表自己的遗憾。

充满血腥的爱

对波斯少女阿姬曼.巴奴的感情证明皇帝心中有爱,但是却磨灭不了国王的暴虐本质。泰姬陵的完成充满残忍,国王要求设计师穷尽心血来打造这座宫殿,设计师自然答应,但是国王不信,于是他命人杀了设计师的妻子,目的就是让设计师感同身受,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当设计师心中带着对妻子的怀念和愧疚时,泰姬陵这样的神作出世了且惊艳了众人。对此,国王依然不能满足,他不能接受有第二个人拥有和泰姬陵一样的宫殿,要想让神作销声匿迹,创造的人就不能继续创作,砍下设计师的两只手,泰姬陵成了设计师的巅峰之作也是最后的作品。

爱情故事让人觉得泰姬陵充满美好,但故事的背后却充满了一意孤行的漠视和残忍的痕迹。国王对少女的爱天地可鉴,但他是否从爱人的角度考虑过,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比起珍视,他更在意对爱人的掠夺。爱人的逝去固然心痛,用他人的生命来抚慰自己的行为让美好的爱情沾染上血腥的味道。

在现代的生活当中,爱情更需要理解、尊重和爱护,爱意可以涌现,但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才能表达出来的爱情是我们要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