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水变清 日子更红火

2019-07-23     抚州日报

抬头看着自家悬挂在三楼顶的水晶吊灯,邱小义有些后悔。原来建自家三层新房时,邱小义特意将二楼客厅的顶板留空,立体空间直达三楼。“一家人住宽敞大气。”邱小义说,“没想到这两年村里搞民宿这么旺,可房屋格局不太理想。”

邱小义的家在抚州市南城县建昌镇麻岭下村。小村庄坐落在麻岭山脚,山上建有麻源水库,麻港河穿村而过,最终汇入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

垃圾漂满河 村民往外走

麻港河曾是村民心头的痛。河道时宽时窄、弯弯曲曲,有些地方被淤泥堵塞。每到汛期,山溪洪水暴涨暴落。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和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等,麻港河受到严重污染。麻岭下村村民纷纷逃避外出,580多人的村庄最少时不足百人,几乎见不到外人来。

“不治理好抚河,就愧对400万抚州父老乡亲”,2017年,抚州市委市政府启动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作为抚河重要支流的麻港河小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也全面铺开,河道清淤疏浚,狭窄河道适当拓宽,改造年久失修的堤坝护岸,同时在干流沿途设置生态湿地,种植水生经济植物。使用生态挡墙砌块、干砌六角空心砖等生态材料,让河道“会呼吸”。

河里出问题 根子在岸上

麻港河位于小流域内最低处,流域内直排污水是最大污染源。南城县在麻港河道两岸铺设直径600毫米的污水管,收集沿途6个行政村两万多人口的生活污水。同时,县里关停沿岸养猪场、养鸡场等,有效治理源头污染。

行走在麻岭下村,污水井盖和污水井盖标识明显。“村里家家户户都建有三格化粪池,生活污水排进化粪池处理后,流进村里的污水网,再接到河边的污水主管网。”邱小义高兴地说,现在生活污水不会流进麻港河里了。

环境整治提升后的麻岭下村,发展起白莲种植、蔬菜种植、农家乐体验等产业。邱小义白天到产业基地打工,晚上则在家门口忙着烧烤生意。“村里环境变好了,客人多了,日子红火了起来。”

在江西率先上线“生态云”

麻港河综合生态治理,是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缩影。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投资数额巨大。为破解融资难题,抚州市探索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进社会资本,目前已经开工项目58个,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

抚州市整合水利、环保等23个部门的生态资源数据,在江西率先上线运行的“生态云”平台,具有生态环境实时数据动态监测预警、生态环保执法在线联动处理、绿色发展考核评价等多项功能。目前,抚州依托“生态云”启动智慧抚河项目建设,对抚河生态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和分析。

人民日报记者 魏本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7VbumwBJleJMoPM5o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