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决战在即,伟人却下令枪毙手下大将,谁求情都没用

2023-10-19     文史风云

原标题:全国大决战在即,伟人却下令枪毙手下大将,谁求情都没用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6月,冀中军区忽然接到毛主席亲自下发的命令,要求立刻枪毙冀中军区参谋长黄寿发。

这个命令一传开,许多不知内情的战士都吓了一跳。

现在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战场上正缺人手,黄寿发可是一员猛将,身兼重任,毛主席为什么会下达处决他的命令?

而此时此刻,黄寿发的直属上司聂荣臻心情十分沉重,别人不清楚前因后果,但聂荣臻却很明白黄寿发做了什么。

尽管大战在即,可是,黄寿发所犯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毛主席更是直言:这个人已经不配做一个军人了!

因此,聂荣臻依旧把这个命令传达了下去,对黄寿发执行了死刑。

那么,黄寿发到底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罪过呢?

戎马生涯

黄寿发出生于1911年,家乡在闽西。他并没有优越的家世背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便备受地主的欺压,日子过得很艰难。

不过,在他少年时,红军便来到了闽西,并展开了土地革命,打跑了地主豪强。

所以,出身寒微的黄寿发,幸运地跟着红军开设的学习班,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

和红军相处的日子久了,黄寿发的内心也渐渐受到感召,认为自己应该扛起救国救民的重担。所以,年纪轻轻的他便加入了家乡的赤卫队,和红军一起闹革命。

又在参军的第二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的他根正苗红,而且在赤卫队里表现很好,面对敌人从不胆怯,所以,他顺利的成为了一名党员。

随着中央苏区的成立,黄寿发也从赤卫队的年轻战士,成为了战场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到了长征期间,他已经被提拔为团长了。

他和聂荣臻很早就认识,聂荣臻对于这个年轻将领非常赏识,认为人才难得,也给了他很多表现的机会。

可聂荣臻没想到,这个自己苦心栽培的年轻人,最后让自己大为失望。

黄寿发自然有他的优点,他很有领兵作战的天赋,在战场上的多年磨练,让他有足够的经验去面对强敌。

可问题在于,黄寿发的军事能力虽然逐年提升,可他的思想境界却并没有随之一起提升上来。

黄寿发立过的战功不少,所以,升迁速度远超同龄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反倒让他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聂荣臻觉得,他这种思想状态很危险,所以每次见到他,也都明里暗里的指正他几句。

可惜,黄寿发并没有听到心里去。

聂荣臻

特别是进入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冲突的升级,黄寿发在军中的地位自然也就与日俱增,升任为参谋长的他,常常不把下级放在眼里,做事也愈发地我行我素。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黄寿发的行为还算不得太出格。

何况,当年抗战才是第一,所以,对于黄寿发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大家都是能忍则忍。

夫妻矛盾

日渐骄横的黄寿发,开始考虑起另一个问题,那便是终身大事。

因为常年征战沙场,所以,黄寿发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

没想到,1939年,他对一个刚刚来到晋察冀军区的女学生一见钟情了。

黄寿发喜欢上的这个女学生叫做何茵。

何茵也不是一般人,她出生于天津的书香门第,自幼过着优渥的生活。但非常难得的是,何茵虽然含着金汤匙的长大,却一直同情穷人的遭遇,对于政府的暴行深感不满。

所以,在天津接受完教育之后,何茵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富贵温柔乡,决心将自己的余生投身于革命。

她是抱着一腔革命热血来到军区的,而她的到来,对于当时的军区,的确是雪中送炭。

军区需要大量的无线电方面的人才,这是信息战中很重要的一环。

然而,无线电技术在当时属于非常高深的学科,军区内大部分战士,也只不过是完成了基础教育,想要让他们研究复杂的无线电,实在强人所难。

再说,军区也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培养。

而何茵是大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所以她学无线电得心应手。

因此,军区很快就让何茵接受了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培训。

在紧急完成了培训之后,何茵便成为了军区无线电方面的专职负责人之一。

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何茵和身为将领的黄寿发,自然就有了很多接触机会。

黄寿发深深的坠入了爱河,一心想要娶何茵为妻。

对于黄寿发的追求,何茵倒并不反感。虽然当时黄寿发,已经暴露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总体而言,大家对他还是非常欣赏的,毕竟他打过无数胜仗。

在年轻的何茵心目中,黄寿发也是个毋庸置疑的大英雄。

而军区的战士们,也都很希望成就美满姻缘,所以都在给他们俩牵红线。

因此,没过多久,两个人就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在军区众人的见证之下,他们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这本来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开始,两个人都抱着同样的革命信念,本该共同进退,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

可何茵万万没想到,自己所托非人。结婚不久,她就发现,自己的丈夫其实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他还抱着传统守旧的思想,认为何茵既然嫁给了自己,就该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

但何茵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如果她愿意待在家里,做个围着丈夫孩子转的传统女性,那她完全没有必要千里迢迢的来到军区,她冒险过来,是抱着为国牺牲的信念。

何茵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从红军时代成长起来的老战士,竟然也和旧社会的那些老学究一样,思想如此陈腐,新婚的喜悦很快就被强烈的失望冲淡。

两人的观念就此出现了分歧,为此还吵了好几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心生歹念

何茵并没有因为婚姻的矛盾,放弃自己所热爱的工作。

结婚之后,她依旧奔忙在无线电岗位上,这让黄寿发愈发的不满。

于是,每次回到家,黄寿发便不住的和妻子抱怨,希望妻子能够早日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可是他越说这些,何茵的心中就越是烦闷。

她耐着性子反复的跟丈夫解释,自己不能辜负军区对自己的培养,而且,自己也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小家而放弃大家的人。

解释了几次之后,黄寿发终于偃旗息鼓。

何茵以为丈夫终于被自己说通了,于是继续安心工作。

但事实上,黄寿发对于妻子的行为依然是不满的,只是他又懒得继续吵架,所以才选择了闭嘴。

又过了几个月,何茵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夫妻俩都十分惊喜。

第二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健康漂亮的女孩。

孩子的出生,让黄寿发重新打起了让妻子回归家庭的主意。

毕竟,养育一个孩子,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黄寿发自己每天忙着上前线,肯定是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那么,自然就该由妻子辞去工作,专心地照顾女儿。

但是何茵心里完全不这么想,毕竟她所肩负的无线电任务,也是军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哪怕怀孕的时候,何茵都一直坚持在岗位上。

现在,即便孩子出生了,她也不能放着眼下的工作不管。

所以,何茵很快便对丈夫提出,自己即将回去工作,也该给孩子请一个保姆。

何茵这样一提,黄寿发的怒火顿时被点燃了。

他没想到,哪怕有了孩子,还是不能够把妻子拴在家里,所以,他坚决不同意找保姆。

可是,对于丈夫的这一套,何茵早有预料,她也吵烦了、吵累了。

所以,不顾丈夫的反对,何茵还是把保姆请来了家里,而自己则匆匆忙忙回去工作。

而这个保姆却成为了更大的矛盾导火索。

保姆名叫单洁英,长得年轻漂亮,性格更是温柔可亲。因为女主人常年忙于工作不在家,所以,平时单洁英便一手包办了黄寿发和孩子的生活起居。

相处时间长了,黄寿发便动起了歪心思。

由于夫妻矛盾,他现在对于妻子的感情越来越淡,眼前的单洁英,却让他十分动心。

于是,不知什么时候,黄寿发居然和自家的保姆发展出了婚外情。

可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一段时间后,何茵从工作单位赶回来,居然在自己家里撞见丈夫和保姆卿卿我我,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夫妻二人再度起了争执,何茵此刻对于丈夫失望透顶,不愿再维系这段错误的婚姻。

所以,她当即提出,要和黄寿发一刀两断。

可是,何茵这个要求却把黄寿发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军区干部离婚,那是要向上级打申请的,到时候军区一查,自己这出轨的事情岂不暴露无遗,影响自己的前途?

慌乱之下,黄寿发只能先稳住何茵,告诉她,离婚的事情可以谈,但要先斟酌斟酌。

听见黄寿发答应离婚,何茵也不愿把事情闹得太难看,便决定先忍几天。

那时候已经快到春节了,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黄寿发心中却起了歹念。

他知道,妻子不会放弃离婚的念头。

可只要离婚,事情就瞒不住,思来想去,黄寿发居然决定杀人灭口。

春节一过,何茵由于工作繁忙,又要离开。

黄寿发认为不能再拖,所以,趁着何茵收拾衣服的时候,黄寿发拔出手枪,在背后对着妻子连开三枪,结束了何茵的生命。

这几声枪响很快惊动了军区上下,大家赶来查看,发现倒在血泊之中的何茵,都十分慌乱。

黄寿发则拿出了自己一早想好的说辞,他说,自己和妻子刚刚吵了一架,吵到气头上的时候,妻子跑过来夺下自己手中的手枪,举枪自尽。

罪无可恕

那个年代既没有监控,又没有指纹鉴定,黄寿发觉得,自己这套说辞天衣无缝。

但是,军区内好好的一个人死了,不可能这样轻易被遮掩过去。

上级很快派了调查组,而验尸的过程中,调查组发现何茵已经怀孕好几个月了。

这件事情,黄寿发自然也知情。

正是这个发现,让调查组意识到不对,母亲对于孩子天然有保护的本能,一个孕妇,即便急火攻心,也很难做出自杀的决定。

而且,大家和何茵长期相处,也了解她的性格,她是个坚定果敢的人,即便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太可能用自杀来解决问题。

况且,枪支对于一个军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何茵作为一个无线电技术人员,本身的格斗水平,要远远逊色于在沙场上拼杀出来的黄寿发。

要在什么情况下,何茵才能够从黄寿发这个职业军人的手里夺过配枪呢?

所以,种种证据表明,黄寿发在说谎。

而这个时候黄寿发的警卫员也出来作证,表明在何茵去世前不久,黄寿发便曾经表露过杀妻的想法。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黄寿发不再狡辩。

可他认为,在战争的关键时期,自己完全可以立功赎罪。

可是,当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顿时怒不可遏。

一个共产党的将领,先是出轨,继而举枪杀妻,这样一个丧尽天良的干部,还可以容留他活在世间吗?

如果我们包庇了这样一个人,那我们和国民党和旧时代的封建官僚,又有什么区别?

今天纵容了黄寿发,那么明天,会不会有更多的干部对无辜百姓举起屠刀?

当时有很多人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战争,在毛主席面前为黄寿发求情。

但对于这些求情,毛主席一概不理。

他亲自下达了对于黄寿发的处决命令,为我军除去了这个害群之马,维护了最根本的正义。

参考资料:

袁德肃《西柏坡时期中共军队纪律建设研究》

晋察冀日报《华北军区司令部军法处判决书》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60385c2cbb80d76f80e33a97b0046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