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艺术献身的好莱坞“星二代”——薇拉·霍兰德

2024-07-07   木槿花儿开

薇拉·霍兰德(Willa Holland)1991年6月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一个电影艺术家庭。她父亲是电影摄影师基思·霍兰德,母亲是女演员达内尔·格雷戈里奥·德·帕尔马。而她的继父则是大名鼎鼎的布莱恩·德帕尔马,导演过《碟中谍》和《火星救援》等著名电影。她在伦敦切尔西度过了童年的童年时光。在那段时间里,她曾在继父执导的电影《碟中谍》的片场待过一段时间,或许这段时间让她对电影艺术有比较初步的认识。她曾就读于肯特峡谷小学、保罗·里维尔中学和帕利塞兹特许高中。

1999年夏天,薇拉与家人在汉普顿度假,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家中与著名模特 Shadat Patwary 一起玩了一天后,她就立志要从事电影事业。斯皮尔伯格告诉她妈妈“你得让她站在镜头前!”,就是这句话也坚定了她父母把她送进娱乐圈的想法,有什么能比得过斯皮尔伯格的一句肯定呢?同年9月回到洛杉矶后,七岁的霍兰德与著名的模特经纪公司福特模特经纪公司签约,并立即为巴宝莉 (Burberry) 拍摄照片。这就是星二代的生活,普通人拼命都争取不来的机会,人家7岁就做到了。

第二年,即1999年,她的母亲带她去了一家戏剧人才经纪公司。自那以后,她拍摄了许多全国性的广告。2001年,十岁的薇拉与担任电影摄影师的父亲一起在《平凡的疯狂》 工作。她甚至被安排与同为模特的Rachel Nichols共同出演2005年的 FOX 系列《内心深处》,但在编剧 Tim Minear 被请来彻底修改该节目后离开了最初是作为第三季中的常驻角色,但后来在第四季中成为了常规角色。顺便说一句,在饰演玛丽莎·库珀 (米莎·巴顿饰) 叛逆的“小”妹妹之前,薇拉是《橘子郡男孩》的粉丝。

随后薇拉登上了Teen Vogue和Fashion 18的封面,还登上了CosmoGirl! 杂志,还为梅西百货代言了 LeSportsac 2006 年秋冬OC手袋。她还出演了蒙大拿冰堵计划的广告“That Guy”。时至今日,她依保持着是Teen Vogue最年轻的封面女孩记录。

2007年12月,薇拉出演了独立剧情片《花园派对》。她扮演的角色是April,一位想要在洛杉矶闯出一片天地的少女模特。该片于2008 年7月在洛杉矶、波特兰和西雅图的部分影院上映。尽管薇拉的演技广受好评,但评论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2008年9月,薇拉宣布出演了CW青少年电视剧《绯闻女孩》第二季的三集。该剧也是由《橘子郡男孩》的创作者Josh Schwartz 创作的。薇拉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叛逆的16岁模特,她与泰勒·莫森的角色成为朋友,但是最终和莫森起了冲突。2010年3月,薇拉重返该剧第三季第十六集《帝国反击战杰克》。

2010年5月17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宣布薇拉将为 PlayStation Portable 游戏《王国之心梦中降生》中的 Aqua 配音。同年,薇拉在世界末日惊悚片《军团》中出演了她的第一部大制片厂的电影,扮演一个任性的青少年角色。

2012年2月,薇拉出演了根据绿箭侠漫画改编的 CW动作冒险剧《绿箭侠》,她在剧中饰演奥利弗·奎恩 / 绿箭侠的妹妹西娅·奎恩,她一直是该剧的常规演员,直到第六季的剧集“ The Thanatos Guild ”中离开。随薇拉在第七季的剧集“ Emerald Archer ”中回归客串。她在第八季也是最后一季中回归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剧集“ Leap of Faith ”,然后是在剧集最后一集“ Fadeout ”。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薇拉为电影艺术献身的作品。

1、《情留热亚那》献身指数:

非常感人的家庭电影,背景是极具异域色彩的意大利海边城市吉诺瓦。讲述父女三人在妻子或母亲的过世后,转展到了意大利生活,说是为了回避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反而到了异域之后,小女儿越发思念母亲,而且她的母亲也的确因为不放心他们,灵魂跟着来到了吉诺瓦,并且小女儿常常会看见她。影片放映的模式非常自然,像是用纪录片的形式记述着父女三人到吉诺瓦生活的场景,这点在父女三人在父亲的朋友芭芭拉的带领下逛景点时更为细腻的表现出了生活的感觉,感觉不像是电影了,更具生活化,更具真实感。

小女儿在海边差点丢失的场景颇为感人,父亲在急切的找她,摄像机以父亲的眼光在拍摄,所以父亲在奔跑,摄像机表现出来的也是在急切晃动。来的也是在急切晃动。充分展现了真实的事情表述。在影片结尾,母亲默默地离开了玛丽的身边,但玛丽不想让母亲离开,所以开始了追逐叙述,搞得小城吉诺瓦的交通一片混乱,但当母亲还是选择离开的时候,一家人在安全岛上温情地抱在了一起。尽管母亲离去了,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我想这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主题。影片结束时的音乐很特别,像是就要告诉人们这个主题的意境表现,轻快的吉诺瓦风情的音乐慢慢的想起,带去影片在表现小女儿心境时的沉重感受,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